“无中生有”属于孙武所作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
1、原文为:“诓也,非诓也,实其所诓也。少阴、太阴、太阳。”原译为:通过各种虚拟的假象或者行动去迷惑对方,但并不是全是假象,只是为了让对方把这些具有欺骗性的假象当成是真相。
2、也就是用各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假象去掩护实际的真相,最终达到隐藏真实的目的。
无中生有属于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
无中生有的意思是用幻想来欺骗我们的敌人,但不仅仅是盲目地欺骗他们,巧妙地把虚假的东西变成真实的东西。利用对方已经产生的假象可以显示我们的真正目的。首先,我们可以用小的错觉,然后用大的错觉,最后把错觉变成事实,给对方一个致命的打击。
无中生有这条计策是对孙子兵法当中虚与实的原则的应用运用,真的就是假的,假的就是真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使敌人难以了解我们的真实的意图,然后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猛然出击一举获得胜利。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有一次,曹操带着军队去打仗。当时,烈日炎炎,附近又没有水源,士兵们都口干难耐,浑身大汗,精疲力尽,人人都走不动了,眼看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忽然他想出了一个主意。
便举起马鞭,向前方一指,对士兵们说:"看!前边不远有一片梅林,结的梅子个儿都挺大,赶到那里咱们好好休息吧。"士兵们一听,想起那又甜又酸的梅子,口水直流,也不觉得口渴了,都来了精神,加快步伐,很快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中生有计
"无中生有"属于三十六计中的 敌战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一、胜战计
1、瞒天过海2、围魏救赵3、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5、趁火打劫6、声东击西
二、敌战计
1、无中生有2、暗渡陈仓3、隔岸观火
4、笑里藏刀5、李代桃僵6、顺手牵羊
三、攻战计
1、打草惊蛇2、借尸还魂3、调虎离山
4、欲擒故纵5、抛砖引玉6、擒贼擒王
四、混战计
1、釜底抽薪2、混水摸鱼3、金蝉脱壳
4、关门捉贼5、远交近攻6、假道代虢
五、并战计
1、偷梁换柱2、指桑骂槐3、假痴不癫
4、上屋抽梯5、树上开花6、反客为主
六、败战计
1、美人计2、空城计3、反间计
4、苦肉计5、连环计6、走为上
第七计 无中生有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①。少阴、太阴、太阳②。 【注释】 ①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诳,欺诈、诳骗。实,实在,真实,此处作意动词。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让对方把受骗的假象当成 真象。 ②少阴,太阴,太阳:此“阴”指假象,“阳”指真象。 句意为: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象。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嵩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故事】 张仪诓楚助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