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是人类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对矛盾。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而资源的不断枯竭,国际社会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转向海洋,纷纷制定海洋战略,以图依托海洋来维持自己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海上冲突与摩擦接踵而来,冲突双发随时都会剑拔弩张。因为谁都知道,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全球的财富。在当今的时代没有海权,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极大的挑战。
关键词:海权问题 海权维护 中国兴衰 一.中国的海权问题
中国拥有184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专属海域,拥有众多的天然良港和沿海岛屿,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海洋国家。但是几千年来以农为本的经济结构,却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陆民族。面对着中国东部这一片浩瀚的海洋,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为了建立中国的“海权”,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如此可见,海洋的重要性。而如今,中国面临着统一祖国,收复主权岛屿的严峻任务,因为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这既是中国政府必须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是中国捍卫国家海权的重要内容。南沙群岛本属于中国,然而南沙群岛中有40多个岛礁被其他周边多国非法占领,其中越南占领29个。中国仅实际控制少数岛礁。中日在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上仍存在争议。在这种东海争端的悬而未决,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局势的暗潮涌动,域外大国是频频加紧插手中国周边海洋事务,几乎中国的每一寸海疆都面临着危机。同时,随着中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国家安全观念将有一个质的变化,必然从本土扩展到本土以外。我国的安全战略必须高度重视海权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海权随中国主权同生,而中国意识到并力求捍卫、强化中国海权的努力却起步不久。海权问题,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刻不容缓的大问题。中国从陆权到海权的过渡是历史必然。因此,借海强身,以海兴国,建立海洋强国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没有海权的中国将是没有未来的中国 (一)维护海权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海权,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包括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收复主权岛屿等内容。主权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权利。而领土完整是构成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中国是一个尚未完成统一的国家,而这些地区又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战略位置尤为重要。中国倘若失去对这些地区的海权,主权和领土完整便被破坏,中华民族也将蒙受耻辱,更加无颜面去给子孙一个交代。一旦无法握住海权,还会造成其他民族分裂势力的猖獗,使到国家主权进一步受到威胁。在陈水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他叫嚣着“一边一国”,引进美国一大批攻击性武器,导致台海局势骤然升温。而此时“藏独”,“疆独”也蠢蠢欲动,在境外遥相呼应,在境内策划了大
规模的暴力犯罪事件。而这些势力之所以肆无忌惮,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没有实现完全控制,将主要精力放在应付“台独”势力上,进而让他们有了可乘之机去实施其阴谋诡计。这也严重阻碍中国人民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让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将任重道远。可见中国是否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程度取决于中国能否维护好自己的海权,成为海洋强国。 (二 )中国海权关系到中国诸多国家利益和安全
台湾坐落于西北太平洋,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因为历史等诸多原因造成今日的局面,中国的国防安全为此而受到极大的威胁,国家利益也遭受损失。台军部署一大批导弹,瞄准祖国的主要战略区域,同时进口了大规模的武器装备,如F16,幻影-2000等极具攻击性武器,甚至拉拢境外势力,充当其棋子来收集解放军的军事情报,使到解放军举步维艰。而中国一旦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将台湾地区的海权紧紧握在手中,必将解决了这一心腹大患。因为台湾如同一艘固定超级航空母舰,能大大增强中国军队远洋作战能力,扩大防御范围,帮助解放军冲破第一岛链的封锁,将战场放在远洋区域,不再是诱敌深入,减少战争损失。而在东海岛屿的海权争端近日逐渐激化,中日围绕钓鱼岛的主权问题展开激烈的争夺。日本人为何要大费周折地想要窃取钓鱼岛?原因还是海权,日本一旦成功窃取了钓鱼岛的海权,附近的油气资源如春晓油气将尽归所有,而且附近的海域也将被其控制。而这些的后果又是中国政府所无法承受的。钓鱼岛虽小,可中国要是无法完全控制,必将缩小战略防御区间,遭受岛链的封锁,降低远洋作战能力。战事一爆发,战火会烧到中国大陆地区,损失会很惨重。而中国另一海权问题便是南海问题。南海问题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资源与发展的矛盾而产生的。在上世纪的五六时代,南海诸国对于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是没有争议的,可是世界海上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海上生命线,南海诸岛的战略位置便凸现出来,再加上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发现,让南海诸国心生贪念,纷纷抢占南海岛屿,疯狂开发资源,对中国的海权造成严重的破坏。尽管中国为此作出了强有力的回应,通过两次海战教训了越南,可也收效甚微,反而越南更加疯狂地抢占岛屿,并修建了军事设施,非法扣掉中国渔民,甚至要拉拢昔日仇人美国来围堵中国。中国在南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背景下,如何建设海洋强国,由陆权国家成功转型为海权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海权问题。总之,握海权,中国兴,无海权,中国衰 三.如何掌握海权
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队伍,是紧紧握住海权的必要条件。纵观历史,抗战期间,中国沿海地区被日军所控制,中国的海军根本无法与日军所匹敌,海洋运输无从谈起,只能靠着滇缅公路来接受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而这使得抗战变得更为艰难。反观英国人正是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四处征战,攻占殖民地,建立了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当然,中国发展海军,决不是要侵占他国,扩张领地。中国早已声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也不称霸。建设海军是为了适应国防要求,维护中国海权。然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仅凭海军还不足以完全应付一场局部战争。美国人提出了立体化战争体系,可见在未来战争中,海战的战场不可能局限于海上,它必然是水上,水下,空中,外太空,还有就是虚拟空间,即网络。中国近几年的海权意识逐渐觉醒,大力加强海军建设,也取得长足的进步,如航空母舰“辽宁”号的服役,歼-15的成功着舰。可与美军等海洋强国还存在着二十几年的差距,未来中国的海军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海权冲突,主席在对军队的讲话
中提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可见加强军队忧患意识尤为重要。军队必须时时刻刻准备战争,因为战争不会提前告知我们。中国军队是和平之师,可决不是绵羊之师,面对他国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海权,必须随时准备突发状况。中国政府应该向世界声明,中国人民厌恶战争,但从未惧怕过战争。中国在历史中经历无数次战争,深深明白战争的可怕。更何况,战争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选择。毕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此在解决海权冲突时有一上策即攻心,《孙子兵法》曾说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而实际中要想真正实践,除了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威慑,还必须采用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外交交涉等多元化手段相结合。总而言之,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中国必须要为维护海权做好一切必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