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七个层次,是指随着人们修行的循序渐进,不断提升修行的层次,具体分为七层:
一、诚敬:首先要具备绝对的信心,并且要以非常敬业的精神,全力以赴,全神投入的去修。其实,不论做学问或修行,道理皆同。
二、专一:心无旁骛,精力集中。不能一曝十寒。
三、金刚念诵低沉:一般凡夫都是心浮气躁,所以很难达到身心变化的结果。如果我们能专一,念诵很低沉,则色身自会起变化,呈现第四层次:
四、暖相:全身软绵绵的。在准提法里叫“火大观”。暖相没起来,身心转化不过来,身心转化不过来,气质也无法变化,暖相出现,自然不想下座。接着产生第五层次:
五、轻安:身体不再那么粗重,轻飘飘的,很舒服。
六、空灵:慢慢的,忘我无我的境界现前。
七、喜悦:空灵之后,身心自然有一种解脱、喜乐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