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争议

2025-04-25 18:40:1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入细则阶段 收入倍增导向共同富裕
201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中国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实现收入倍增。人社部部长尹蔚民8日也表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由“原则”进行到“细则”阶段。
多名代表委员提税收杠杆 个税起征点调整引争议
争议最大的则为个税起征点调整。多名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提出要调整个税起征点,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建议“工薪阶层免交个人所得税”,全国政协委员、星牌体育用品集团董事长甘连舫建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至5000元,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则建议调至6000元。
对于代表委员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回应称,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已经让纳税人从9000万人减少到3000万人,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难度较大。随后,新华社发表微评称,全国人大具有制定修改法律的职权,个税起征点调整最终由全国人大决定,税务部门无权拍板钉钉。
收入分配“提低”进程加速
相比“控高”,“提低”的进程则明显加快。按照收入分配方案提出的要求,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按照这一指标,农民工工资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社部数据显示,2011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是24个,2012年是25个,两年增幅都超过20%。进入2013年,已经有北京、浙江、河南、陕西、贵州、广东、江西等多个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问题上,各地标准并不统一。其中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社保和住房公积金,而深圳等地则包含在内。此外,物价上涨明显,削弱了工资上涨的“受惠感”。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市长陈良贤建议,应加紧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CPI的联动机制。
曾经排名中国首富的一位企业家曾反复提过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其实一个税制有很多变量,要通盘考虑、合理设计,只抓住一个变量就说这个变量决定一切是不科学的态度。交个税的人只有2800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2%。这就说明个税已经相当边缘化了,如果再提高起征点,还有多少人能交税呢?如果说得直率一点,中国个税的发展已经明显不健康,甚至带点畸形特征了。
走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道路,突出综合的特征。这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下一步一旦要动,就必须把“综合”体现出来,把工薪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在一起,都覆盖进入超额累进机制中去。这样做就可以解决一些富豪不给自己开工资就不用交个人所得税的问题,现有体制下,超额累进机制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如果一旦个税覆盖所有收入,大富豪们肯定都会被征收最高一档45%的边际税率,这样就合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