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林匹克各科竞赛及国际级的科技大赛
这类竞赛项目的获得者是美国名校争相抢夺的对象,也是美国大学最为认可的中学生学术类竞赛。如果申请人在这类竞赛上表现不错的话,美国留学之路一定非常顺利。
2、全国高中各类学科竞赛冬令营,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全国总决赛,美国各项学科竞赛
这类奖项的含金量仅次于奥林匹克各科竞赛及国际级的科技大赛,可以为申请者的美国留学申请材料增添重重的一笔。大家都知道,各学科的冬令营参加者都选自省级竞赛中一等奖获得者,而接下来在冬令营阶段优胜的学员将会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
3、国内有含金量的科学竞赛还包括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全国总决赛,在国外也是具有相当高的认可度。
而美国各项学科的竞赛USPhO/USChO/USABO/USAMO/USACO国家级总决赛入围者也是能在申请中加分。同样,一些全国级的 科技大赛也会受到美国大学的高度关注。例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胜者将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举行的IntelISEF总决赛。如果申请是总冠军,相信美国留学申请不是问题了。
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省级一等奖,美国各项学科竞赛入围卡内基梅隆·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4、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省级获奖,AIME参赛者
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省级获奖者(International/NationalAPScholar)。
5、地区级的各种学术类竞赛
地区级的各种学术类竞赛、科技竞赛,中国各个级别的作文大赛、英语能力竞赛,加拿大欧几里德数学竞赛,WorldScholar’sCup等其他学术比赛。但这些竞赛奖项由于获奖人数众多,在众多申请者中优势有限。
耶鲁大学的招生网站上,对申请人的课外活动要求,学校明确表示:走出教室,投身于外面的世界,参与到课堂以外的集体中去(如学生社团等);一旦决定做什么事,好好花时间、花心思,真心热爱,真诚付出。
多所国外院校的录取委员印证了上述要求。“持续做一件事,比泛泛做很多事情更能体现诚意。”普林斯顿大学前录取委员比尔先生如此表示。这也提醒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要有指向性、有目的性。
比如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或者是有一些学术性质的活动,再有就是一些具有彰显个性特长的活动。
我亲身经历过,我来说说我的申请经历。安徽人,高二生,申请美本,当时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全家人还都是很支持的。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弱势在哪里。就是平时的活动太少了,大部分时间还都是用在学习,刷分上。所以,当时的申请一所什么样的美本院校,心里也是很没底的。
也可能是我的这种迫切出国的想法太强烈,暴露自己的弱势,所以在咨询留学中介的时候,顾问老师都各个拿出了他们的强项。给我推荐什么国外的活动,或是什么野生动物保护,还有什么名校教 授的项目等等。说实话,当时真的挺心动的,简直就是,困了就有人给你递枕头,缺啥来啥。
但是还没等我美一会儿,刚和我学姐说了这个事,我学姐就给我泼了一盆冷水。类似的这样的项目太多了,中介的目的是向你推项目,他们额外赚一笔项目费,而通过表面的包装,把“千人团”项目立马包装成高 端的活动。其实本质是周期短,参与人数多,像走个形式一般,就完事了。这一圈下来,你收获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悟?统统都是0,那做这些有神意义呢,就算是能给你写到文书里,招生官也不一定会选择你的。因为雷同的项目,大同小异的文书真的太多了,而且,也不一定真的适合你,符合你的爱好,兴趣。招生官一下就能看出你是为了申请而做的这些事情。
听了学姐的话,感觉之前做的都是无用功,没什么进展,还挺灰心的,但是学姐鼓励我说,也不是没用,zui 起码我知道什么样的留学中介更适合我了。又重新整理了筛选条件,层层比较,才zui 终选定了慧德。他家是双背景提升体系,zhong 点是以后期老师对我的长期沟通和了解,为我制定的个性化背景活动,从我的兴趣,爱好出发,还有是花钱的项目,我都参与了。毕竟对申请有好处的。在文书环节,是后期老师+海外前招生官共同配合来完成的,前面有后期老师对我进行文书素材的整理和提炼,接着写文书,然后修改,接着再有海外前招生官对我进行文书的润色和升华,这样的文书让我心里特别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