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所需来源于饲料,其营养成分是指在体内能被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及调节生理作用的物质。营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及维生素,供给能量主要是前三种,这些物质是养殖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1)对蛋白质的需求
蛋白质是生命的来源,是饲料中最主要的成分。蛋白质是供给新细胞的产生与弥补旧细胞的主要原料,吸收后构成蟹体的各种组织。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可来自于食物中的脂肪、糖类和蛋白质,但是,没有足够的蛋白质,河蟹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长。蛋白质缺乏会引起河蟹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的严重障碍,从而使河蟹生长停滞,严重的甚至导致河蟹死亡。因此河蟹养殖中,6月前投喂蛋白质含量为35%左右的饲料,以促进河蟹快速生长;高温季节改投30%左右的蛋白饲料,以保证河蟹安全度夏;9月改投高蛋白饲料,让其增重育肥。
(2)对糖类的需求
糖类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供给热量。当体内有糖存在时,首先利用糖原供应能量,节省蛋白质的消耗。因此,河蟹配合饲料应适当添加含苞欲放有淀粉的植物性原料,如小麦、玉米等。
(3)对脂肪的需求
脂肪是供应热能的最好来源,在饲料中合理添加类脂质,也是提高河蟹成活率和增加体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河蟹后期增重育肥阶段,通过提高饲料中豆粕、蚕蛹等高脂肪含量物质的添加量来增加河蟹体重。经专家研究表明,河蟹配合饲料中脂肪含量保持6%为宜。
(4)对无机盐的需求
无机盐又称矿物质,是构成蟹体甲壳的重要成分,又是系统的重要催化剂,还有调节渗透压平衡作用。其中,磷和钙对河蟹尤为重要,它们的外骨骼以含有大量钙质的甲壳质所形成。每次蜕壳,可能有大量矿物质丧失,一般来说,蟹体对水体中的钙质吸收较快,肠道对饲料中的磷质吸收较快,在配合饲料中,无机盐添加量为2%较适宜。
(5)对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在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化合物,它具有调节新陈代谢作用。如果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甚至会引起死亡。
河蟹的营养需求
1.1蛋白质和氨基酸 河蟹从搔状幼体期至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45%~28%。以白鱼粉、饼粕类、面筋粉、虾糠粉、蛋黄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粗蛋白质为 45%的河蟹?状幼体期配合饲料,其产品细度为80~250目,分别投喂于Z1~Z5期幼体,其幼体摄食后拖的粪便率高,变态整齐、蜕皮时间短、成活率高。蟹苗出池后池底的残饵很少,用粗蛋白质为42%的配合饲料(开口料)喂养大眼幼体至V期幼蟹,经过约1个月的喂养,幼蟹生长快、活泼健康,其成活率约在50%,饲料系数在0.8左右。河蟹养成期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8%~36%,在此条件下喂养出来的河蟹个体较大,病害少,而且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可盈利。根据河蟹的生理特点,养成前期温度适宜,可喂36%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中期水温较高,河蟹生长相对缓慢,可喂28%粗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并结合投喂一些水草和杂粮;后期水温较适宜河蟹生长,此时河蟹大量摄食,为越冬贮备营养,可投喂33%的配合饲料,因此,秋末冬初捕捞的河蟹是蟹肥膏黄。这样的喂养模式也符合河蟹养殖的两头精中间粗"的投饵原则。
河蟹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河蟹将饲料中获取的蛋白质消化成肽、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后才能最终转化到蟹体组织。河蟹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基本上和虾类相似,即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10种。河蟹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适合需要量还未见报道,在设计配方时主要参照虾类,河蟹对添加的游离氨基酸生长效果不显著。为了使配合饲料中氨基酸互补,最大限度地满足河蟹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保证饲料原料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料原料时,尽可能使用多品种原料,如鱼粉、各种饼粕类、酵母、糠麸类等。但是在使用饼粕类时要注意:花生粕尽管在河蟹饲料中可较大量使用,但易产生黄曲霉素,要注意保管和质量;棉粕中含有棉酚、菜籽粕中含有芥子甙等有毒物质,而且味苦,对于河蟹的适口性较差,因此,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不宜超过7%。
1.2脂类 脂类是河蟹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物质,它可提供河蟹生长所需的脂肪酸、胆固醇及磷脂等营养物质,还可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河蟹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很大,约为70%~83%,而其中多烯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20∶5(n-3),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22∶6(n-3),DHA]又占很高比例。此外幼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成蟹,而单烯脂肪酸的含量又显著低于成蟹,幼蟹的二十二碳四烯酸比成蟹的含量高出2倍多。因此,幼体至幼蟹阶段的粗脂肪含量设计在6%~8%,成蟹阶段在3%~6%。鱼油中含有多种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一些未知生长因子,是河蟹饲料适宜添加的油脂原料。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磷脂可提高幼蟹的成活率和加速蜕皮,饲料中适宜的添加量为1%~1.5%。
1.3粗纤维 粗纤维一般不能被河蟹所利用,但却是维持河蟹健康所必须的。适量的粗纤维可刺激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道蠕动和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适宜的粗纤维含量是:大眼幼体至幼蟹期为4%~5%,养成期为6%~7%。
1.4矿物质与维生素 河蟹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的报道甚少。在生产实践中,配合饲料中钙和磷的含量:幼蟹期以前钙为1.5%~2.0%,磷为1.8%~2.5%,钙、磷比约为1∶1.2,成蟹期钙为1.2%~2.0%,磷为1.0%~1.8%,钙、磷比约为1∶0.9。
由于蜕壳生理和生长的特殊要求,河蟹对维生素、胆碱和肌醇的需要量较高。维生素C在河蟹体内能参与几丁质的的合成,使甲壳硬化正常,提高蜕壳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并能提高河蟹的抗病能力;维生素D3对促进钙磷在肠道中的吸收及在骨基中的沉积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在制粒过程中易受高温而被破坏,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喷涂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