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图及综合训练方法与步骤

2025-03-31 21:17: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依据每个地质点的地质记录完成地质连图,地质连图中要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地层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和接触关系等,合理连绘地质体的产出形态和样式,并按要求及有关规范等标描地质体的相关信息。在完成的地质连图区内合理选择图切剖面位置,布置一条图切剖面(标在地质图上),按1∶2.5万比例尺绘制地质剖面图,注意要按地质体产出形态、主要构造样式及接触关系完成图切剖面图。按连图区内涉及的地层厚度数据编绘综合地层柱状图,注意正确表达各地质体的新老关系和接触关系。编绘并正确编排连图区的主要图例。按地质图说明书的主要内容编写连图区简要地质总结。

训练步骤:第一步,完成地质连图,并按要求及有关规范等标描地质体的相关信息;第二步:按1∶2.5万比例尺绘制地质剖面图;第三步:编绘综合地层柱状图;第四步:编绘并正确编排连图区的主要图例;第五步:编写连图区简要地质总结。

地质图是运用图面要素把出露于地面的各种地质体、地质信息按一定的比例尺的要求和空间方位关系表示在平面地形图上的专门性图件。

图面要素包括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颜色、线条等。

一幅完整的地质图通常由图名、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和文字比例尺)、主图、图例、接图表、责任栏、辅助性附图(也称副图)及注释等构成。主图即为图框线限定的全部区域,一般排放于图的中心区,图名及线段比例尺位于其上,接图表和责任栏一般位于其下。辅助性附图主要有多重地层划分对比表或综合柱状地层划分表(一般位于主图左侧)、图例(一般位于主图右侧)、图切剖面(一般位于主图之下),有些地质图在主图外还有如岩石谱系划分表、图幅所在大区构造位置图、构造单元图等,有时还见有岩石地层格架图、年代地层格架图、火成岩的构造环境判别图、主要沉积体的典型基本层序图等。

由于不同图幅出露地质体的差异,或是图幅取得的主要地质成果的差异,各图在主图之外的辅助性附图及注释中所表达的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功能是辅助读图,增加图幅关键信息量,突出反映图幅中的最大地质成果,或对图幅内某个局部地质问题的专门性注释和解释。这些辅助性附图及注释在图上排放的位置一般不做强行规定,只要配合主图,排列紧凑,布局美观就行。

地质图编绘的相关要求应参照我国教材附录中所附的相关技术规定和标准。附图11是按照相关技术要求,结合传统习惯编绘的一幅的1∶5万地质图的缩印图,图中信息量丰富,内容较全,涵盖了沉积岩区、花岗岩类区、海相和陆相火山岩区、变质岩区的地质体填图单元划分等图面表达,可供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