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施政和后来的西汉政权不同,西汉初年的几朝皇帝莫不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其实这是极其正确的治国方式,因为西汉初年,刚刚经过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后,国内民生凋敝,百姓人口急剧下降,经济长时间得不到恢复,那时的经济窘境糟糕到,汉高祖刘邦出宫巡查,竟然找不齐一色的马匹,无奈只有拉牛车出宫,可想那时的国力多么弱小了,也正因为如此,刘邦采纳了“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的国力得以恢复,刘家天下的局面得以巩固。
反观秦朝,从建立封建大一统政权开始,秦始皇就重用法家学者,著名的人物有李斯,韩非子,李斯后来得到皇帝的重用,官至臣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施政方面,秦始皇自从统一六国后,为防止六国后裔造反,采用了法学家韩非的中央集权理论,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好处就是地方不再各自为政,而是将地方的行政、司法、军事统一收回到中央,朝廷实行三公九卿制,至此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其次,秦始皇的暴政还体现在严刑厉法上,委派臣相李斯编撰《秦律》,这套《秦律》将法家的酷刑论发挥到了极致,比如里面提到的“连坐”,也就是一人犯罪,亲戚邻里都要坐牢,坐牢还不算,还要遭受皮肉酷刑。
那时的六国刚被统一,人们都希望安稳的过日子,然而秦始皇的残酷暴政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秦始皇在位时还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秦二世继承了始皇的暴政治国,赵高的乱政,加剧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死后,臣相李斯联合宦官赵高篡改皇帝遗诏,改立其次子胡亥为帝,这个胡亥本就是个浪荡公子,扶不上墙的乱泥,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朝政一直由李斯和赵高把持,李斯未倒台前,基本沿用秦始皇在位的一套治国理念,继续以严峻刑罚,下猛药治国。李斯倒台后,赵高把持了朝政,一方面指鹿为马,祸乱朝纲,另一方面滥用刑法,搜刮百姓,滥用民力修建长城、秦皇陵寝,这些倒行逆失终于激起了民变,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者,最终短短十几年的国祚命运。
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后,曾幻想打造万世基业,始皇曾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 世,传之无穷”,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秦朝经历短短二世即亡,所以就算秦始皇多活个20年也无济于事,只要秦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不改变,国祚短的结局根本无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