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有了孩子,更应该为了孩子而努力。如果有机会,还是需要继续进步,而不是拿孩子当借口。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面对现实的残酷以后,还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
我身边也有很多因为带孩子没有办法继续上班的宝妈,可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跟丈夫一起减轻家庭负担,她们一边带孩子,一遍做副业,很多宝妈,都做得风生水起。
我的一个大学女同学,怀孕生子之前是一家公司的HR,因为婆婆早年去世,生孩子以后,她不得不辞职在家照顾孩子。可是她想,孩子总有一天要上学,到时候一样要离开自己。如果自己现在在家带孩子,与社会脱轨太久,等孩子上学以后再回去找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离职前她已经想好了,带孩子期间也不能让自己闲着。因为以前还是有点文字功底的,现在每天趁孩子睡觉的零星时间,她就开始写文章,自己开通了微信公总号,写一些母婴方面的文章心得,渐渐的关注的人也多了。
因为跟小区门口的母婴店的老板娘熟悉,老板娘还让她帮忙写文章推广自己的产品,有成交就给她提成。她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不懈努力,终于开始有了一些收入。虽然不多,可是日常的买菜买水果的钱还是可以赚到的。
现在她写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找她写文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她说,如果真的努力做,等三年以后孩子上幼儿园,也许她就不用去上班了,专职写作就可以了。对于未来,她很期待。感谢孩子的到来,让她发现了自己的另一个潜能。
韩国演员张娜拉还原全职妈妈一天日常的视频,曾让无数人泪目。
时间全部属于孩子,连从容上个厕所、吃顿饭都成为奢望,每时每刻承受着身体劳累酸楚的痛苦;
大包小包带孩子出门,自己憔悴的容颜、邋遢的衣着让路人侧目;独自抱着生病的孩子深夜奔向医院,而丈夫还在外面忙着应酬;
当收到丈夫“今晚不回来了”这条短信时,妻子再也忍不住,终于放声大哭。
那些为了孩子辞职的全职妈妈,最后都怎么样了?
很多全职妈妈,都是这样日复一日地游走在崩溃的边缘。
难道全职妈妈,注定是一个充满牺牲和悲情的角色吗?
知乎问题“那些为了孩子辞职的全职妈妈,现在都怎么样了?”让我们看到了全职妈妈的另一种可能。
那些为了孩子辞职的全职妈妈,最后都怎么样了?
这位妈妈在全职带娃期间不仅收获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还报考学习了心理学专业,实现了自身能力和价值的提升。
蜜芽创始人刘楠,也是从一位全职妈妈慢慢成长为估值百亿的母婴电商平台CEO。她在《奇葩大会》分享说,自己创业的初心源于“想给孩子买最好的母婴产品”,正是全职妈妈的经历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大部分选择全职妈妈的女性都道出了自己的无奈之处,没有人照看孩子,担心保姆没办法尽心尽力,不放心老人带孩子,还有一部分女性是希望在孩子小时候更多地陪伴他。
在全职妈妈期间,遭遇过哪些对于妈妈而言,不好的经历?
大部分全职妈妈都提到了焦虑,头一年辞职后对于工作的焦虑,,对于照看孩子的烦躁,以及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的孤独。
孩子虽然陪伴在你的身边,但是对于几个月大的孩子,你却完全无法和他沟通。
成功的全职妈妈都有哪些借鉴之处?
全职妈妈其实是一份对于女性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大部分在几年后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普遍都能保持学习的状态,能够在带孩子的同时提升自我,和工作不脱轨。
全职妈妈需要家人的支持,不能因为辞职在家而被家里认为你是最清闲的一个人,而将很多大家一起承担的责任逐渐变为你一人的责任,最后培养成你的义务。我们往往看到,全职妈妈在家不仅仅被要求带孩子,还赋予了做家务等其他责任,而这些之前是全家人一起承担的。
全职妈妈意味着你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可以是你之前工作的积蓄,也可以是你兼职的收入。
首先,全职我认为夫妻双方都同意全职才好,人生的很多选择都是有利有弊,得到些什么就要失去些什么。既然选择了彼此就要互相支持。
如果你是即将成为全职妈妈的人,几个建议给到你:
尽量让爸爸参与带娃,不要丧偶式带娃,不然你的苦他理解不了,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隔离公婆,有一些老人的观念里,自己儿子辛苦赚钱才能让你全职,他儿子最辛苦,你要任劳任怨,贤惠。听话。可拉到吧。
先爱自己,拒绝当黄脸婆,如果家庭压力不大,花一些钱在自己身上,保持精致,对夫妻感情有益。
我见过很多宝妈,让自己和孩子活出了仙气,成就了孩子,也成就了自己。但我也看到过很多带娃带得鸡飞狗跳的:我就是其中一例
我当时以为我能顾家,能陪孩子玩,能对孩子早教,能给他安全感,但我发现一样都没做好。
因为我不专注,不能安于当下,我在陪孩子的过程中,还在想:家里要是有我助力,经济条件就会好很多。
于是,在整个辞职带娃的过程中,我的很多时间贡献给了菜市场、厨房、家务。
同时,由于自我内在不够成熟,见到孩子不顺心,就会吼孩子,这样孩子哪来的安全感。
于是,孩子没带好,职业生涯也断档了,两输!最后还是得重新适应职场生活。
所以,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允许,你自己又特别有耐心,有意愿,有爱心,有知识储备和技能陪伴孩子,那孩子应该很健康的发展。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自我的壳不够结实,不能安于当下,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还是把工作做好,下班回家高质量地陪孩子几个小时也不错。
因为有些事,不是你有意愿就能解决的,你还要有兴趣,有能力才行。
你既要有时间,想看好娃(意愿),又会看娃(能力,育儿知识心理学),又适合看娃(妈妈的内在,成熟度),才能真正看好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