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候双方交战距离一般是多少米

2025-04-26 22:08:2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在一战以前,由于没有重火器或者说因为炮的威办有限,所以当时战争的典型方式是平面冲击,线式作战,当双方进入到步枪射程后,双方列好队伍踏着鼓点走向对方,同时向互相对射。
到一战时,因于炮火的力量逐渐显现出来,站立在地面上会被大量杀伤,而隐蔽在战壕中的士兵生存概率会大大增加,所以守卫的一方常常要修筑工事,而攻击的一方很很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这被种为壕堑战。但是这个时候,战场还是平面推进,双方之间有一线随着双方力量对比不断变化的交火线,所以称为线式作战。
到二战时,由于坦克的大量出现以及飞机大炮的性能提升,人类进入机械化立体作战阶段,上有飞机突击,下有坦克助阵,背后还有炮火支援,原来的线式作战完全被取代,德国发明了闪击战,横扫除苏联和意大利外的整个欧洲大陆,一周消灭了波兰军队,两个小时荷兰就投降了,这时候根本就没有战线了,在空降、轰炸战术出现后,完整意义的后方已经不复存在,交战国的所有地区都有可能随时成为战场。

回答2:

纯步兵估计也就100-200m,不说别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机瞄,你那个玩具试试,一百米的距离人才多大点

回答3:

看情况,白天的话最远也就是20千米左右的样子,夜战就很近了,所罗门夜战基本在10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