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

2025-04-25 07:48:0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桂林甑皮岩人,还有个遗址公园的,我才去来,只不过公园有点小,介绍啊,在网上找的,你看有用不~
  甑皮岩遗址属于中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位于广西桂林市南郊的独山西南麓。年代约距今9000多年~7500年。1973年起发掘。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有代表性的遗址。发现多处烧坑和垃圾坑,有不少吃剩的螺蚌壳、兽骨和家猪残骨。洞内后部堆放着石料和石器半成品。出土工具有打制和磨制的石器,还有鱼镖、镞、锥等骨器及少量蚌刀。陶器以罐类最多,主要施绳纹。经鉴定,文化层中有食用、油料、饲料和药用四大类植物的孢粉,内有禾本科植物,表明可能已出现原始农业。
  甑皮岩遗址位于独山西南山脚,是新石器时代桂林先民的一处居址和墓地。 196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73年首次发掘,2001年再次发掘。在历次调查和发掘中共发现29座人类墓葬、1处石器加工点及火塘、灰坑等生活遗迹,出土打制和磨制石器、穿孔石器、骨器、角器、蚌器数百件,捏制和泥片贴筑的夹砂和泥质陶器残片上万件,人类食后遗弃的哺乳类、鸟类、鱼类、龟鳖类、腹足类和瓣鳃类动物骨骼113种。这些遗迹、遗物依出土地层和文化特征可划分为五期,由此可勾勒出公元前10000—5000年间桂林原始文化的发展轨迹。在第一期发现一件破碎的捏制夹粗砂陶容器,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原始的陶容器实物之一,年代在公元前10000-9000年。 在第二、三、四期出土的陶器大部分用泥片贴筑法制坯,露天堆烧法烧造,显示出公元前9000-6000年间桂林陶器制造技术的发展。第五期进一步出现用慢轮技术修坯的泥质陶器,纹饰除传统的绳纹、篮纹等编织纹外新出现式样繁多的刻划纹、戳印纹、捺压纹,如干栏纹、水波纹、曲折纹、网格文、弦纹、乳钉纹、篦点纹、附加堆纹等,器型富于变化,有罐、釜、盆、钵、圈足盘、豆、支脚等器类。第五期的磨光石斧、石锛、石矛、石刀、骨镖、骨镞、骨锥、骨针制作精良,蚌匙全国仅见。第五期文化代表了公元前6000-5000年间桂林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墓葬发现于第四、五期,墓坑形状均为不太规则的圆形竖穴土坑墓,葬式为其它地方少见的屈肢蹲葬(蹲踞葬),人骨架多数保存较好,一些头骨上有人工穿孔。研究表明,“甑皮岩人”属于南亚蒙古人种,并且具有非洲赤道人种的一些特征,是现代部分华南人和东南亚人的祖先。

回答2:

甑皮岩人这都不知道猪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