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医中药方子是起什么作用的?方子偏寒还是偏温?有无禁忌?谢谢。(高分悬赏!!)回答细致的追加分

2025-04-29 17:27:56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这个方子从组成上说没有严格的君臣佐使关系。
但看楼主的症状解释,扁蓄,车前、茯苓利水,在同时又白术、黄芪以助气,看似可以服用,但是有个问题是这个方子没有作用部位,用药都是散地的,效果应给不怎么好。

脾肾阳虚兼下焦湿热,建议楼主吃五子衍宗丸,或者知柏地黄,会效果好(如果确定是 脾肾阳虚兼下焦湿热)。

杜仲,虽然是中药中的补阳药物,但是你加入后也没有用的,配药不是简单的事情。我是学中医药的,希望楼主考虑一下。不要胡乱自己开药。

回答2:

这个方子有些乱呀 应该是几个部分拼成的
益智仁10 煅龙牡各5 这两药应该是补肾阳固涩的药
山药10 芡实5 白术5 黄柏5 车前子8 茯苓5 这应该是健脾利湿的
对下焦湿热比较好 有止带作用
枸杞8 难道是阴阳并补的意思
黄芪8 当归5 丹参5 应该是补血活血的
总体来看如果是调经的尚可理解
补肾中之阳助膀胱化气兼清利下焦湿热又想固涩止带
如果是对于某一证的治疗未免想兼顾太多了吧这样可不好
固涩 与 利湿必须有所偏重

回答3:

山药,性平{功效}健脾止泻,补肺益肾等,用量15--30克

益智仁:性温,味辛{功效}补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等,用量6—10克

煅龙牡:也就是煅龙骨和煅牡蛎

龙骨:性平,味甘,涩{功效}生品潜阳安神,用于阴虚阳亢,烦燥易怒,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煅后功偏收敛固精等用量15--30克

牡蛎:性微寒,味咸,涩{功效}生品能潜阳安神,软坚散结,用于阴虚阳亢,烦燥失眠, 眩晕耳呜,热病伤阴等症,段后功偏收 收固涩,制酸止痛等,用量15—30克

枸杞,性平,味甘{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参考用量6--12克

黄氏:性温,味甘,{功效}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等,用量9—30克

芡实:性平,味甘,涩{功效}健脾止泻,固肾涩精,止带等用量6---12克

白术,性温{功效}补脾澡湿,利水,止汗,参考用量3--10克

黄柏黄柏:性寒,味苦{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等,用量3—10克

扁蓄:性微寒,味苦{功效}本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

车前子:性寒,味甘{功效}利水通淋,清热明目等,用量3—12克

茯苓,性平,味甘,淡{功效}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用量6到18克

当归:性温,味甘,辛{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用量4.5—9克

丹参,性微寒{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心安神等,用量9—15

杜仲,性温,味甘{功效}补肝肾,强筋骨等,用量6--9克

回答4:

这处方用于治疗前列腺炎属于脾虚湿重型,对你的病症比较适合。

补脾类药:山药,白术,茯苓。
清热利湿药: 黄柏,扁蓄, 车前子,茯苓。
收涩药:益智仁,煅龙牡,芡实,
养血活血药: 当归,丹参。
另有枸杞黄芪一补肾精一补肺气,黄芪一味不是很恰当。

全方有健脾利湿兼涩滑养肝的功效。宜脾气虚兼湿热的证型,“如果是脾肾阳虚兼下焦湿热”,则不适用,如果要增加药物以适应“如果是脾肾阳虚兼下焦湿热”,需要增加熟地、熟附子、桂枝、山茱萸以增加温补肾阳和收涩的功效。因为脾肾阳虚兼下焦湿热,脾肾阳虚才是主要问题。

根据你“有时解小便不痛快,大便有点软,时而腰酸,眼睛干”的症状,可以加牛膝10,杜仲10。

回答5:

补阴健脾,清热通淋。方子滋阴与清热并重,加以健脾药健脾运,方子中性偏凉。对不对症,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回答6:

这方子问题不大,你是阴阳两虚兼湿热下注,方子滋阴清热健脾,配伍已尽可能减低寒性了,小便不痛快症状消失后,方子就就要调整了。
最好先不要加补阳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