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枪的有托和无托有什么区别?

2025-04-15 05:41: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无托步枪的击发部分位于枪尾部,枪托部分。将枪托部分利用起来,与有托枪比同样长度下可容纳更长的枪管,提升枪支的精度。而且枪管增长,枪管内保持压力的距离也增长,可使更多动能集中到子弹上,可延长射程并提升子弹威力。不过无托枪的扳机是通过导杆和阻铁相连,传递距离大,相对有托枪所面临的阻力较大,而且导杆较易变形,遇到磕碰等情况易弯曲,容易出现故障。所以目前无托枪的使用还存在争议。说实话,有托步枪与无托步枪枪托长度的差异,很多人都知道。一般的比较结论是基于有托步枪而言的。也就是说有托步枪的扳机距离枪托底板的距离多为310~350毫米之间,相比之下,无托步枪的此距离多处于370~410毫米之间。这么一比,两大构型之间的差距平均就是70毫米左右,从数字上来比较,这70毫米已经很可观了,说无托步枪“枪托”偏长不利于使用,还真是那么回事。
但是,仔细琢磨一下所有有托枪,我们会发现有托枪的重心几乎全部位于扳机前方,这就以不同程度的重力矩对举枪瞄准产生不利影响。顺着这个缺点,我们继续往下分析。至少,我个人觉得有托枪的枪托短些对降低重力矩的影响是有好处的,这样可以降低双臂的负担,但是无法彻底避免。一些有托枪的重心靠前程度不明显,其实枪托也可以做长些,我个人感觉不超过350毫米都可以接受。当然,前提是不干扰对长弹匣的操作,而且这个350是人体适应平均值,不代表最佳平均值。
对比有托枪重心靠前的“缺点”,无托枪的重心位置明显好得多,所以,无托枪的“枪托”长度稍微偏长其实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问题在于“枪托”长了,长弹匣距离地面就近,不利于操作,且人体在卧姿时为进行瞄准,身体放得更低,头部却必须靠在高大的机匣上方,不利于保持头部姿势,更容易疲劳。所以,无托枪的“枪托”长度,总的说来也需要短些好。目前短些的好象就是370毫米,好象是新加坡的SAR-21,我个人认为能做到这个数值就是个不错的进步。国内早在1980年也得出结论:“应减短为375毫米左右。”
目前看来,我国的95枪族,由于仍然采用弧形弹匣,所以已经很难缩短“枪托长度”,即使目前改进至95-1,尺寸上的人机工效也没有改观。95本身机匣长度确实够短了,再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当年朵英贤的参选方案里的5.8直弯直弹匣是个较好的改进途径,这样就有机会将原本395毫米的数值缩短到370毫米左右,还可以带来其它的收益:扳机前方依然可以保留小握把,且容纳更长的附件问题也不大,整枪重心位置会比老款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