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等于糖尿病吗?

2025-04-04 19:33: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通常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空腹状态下的正常值为70~110 毫克/ 100 毫升。如果超过了130 毫克/ 100 毫升时,可称为高血糖。

  血糖高低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尤其以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为主。交感神经兴奋和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素的分泌增加均可使血糖增高,而胰岛素则使血糖降低。另外,血糖高低还受到肝脏和肾脏的调节。因此,导致血糖增高的因素涉及许多方面,即便是正常人也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高血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食后高血糖:在进食大量的糖后,由于吸收增加,肝脏转化和利用糖不及时,过多的糖便很快进入血液循环,可以引起一时性血糖浓度增高,称之为食后高血糖。鉴于此,当临床测量血糖时宜在空腹状态下,以免误诊。

  情绪性高血糖:当情绪波动时,伴随交感神经的兴奋,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多,以及肝糖元的分解等,常常会有血糖浓度的增高,引起高血糖发生。

  围产期高血糖:在怀孕及哺乳期间,少数妇女可因生长素分泌过多,以及肾小管重吸收糖能力一时性降低等因素,导致血糖暂时性升高,引起一时性高血糖。

  这些正常人所出现的高血糖多为短暂的或一时性的,能够自行缓解,故又称为生理性高血糖。其中一部分人血糖值可超过肾糖阈值(160 毫克/ 100 毫升) ,这时尿中便会有糖,称之为生理性糖尿。

  综上所述,当测出高血糖或尿糖阳性时,不可想当然地认为是“糖尿病”,应注意鉴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