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氏春秋》的记载中,周幽王不是点燃烽火,而是击鼓。当时西周建都在丰、镐二京,那里靠近戎人。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筑高大的土堡,上面设置大鼓,使远近都能听到鼓声。如果戎兵入侵,就由近及远击鼓传告,诸侯的军队就都来援救天子。戎兵曾经入侵,周幽王击鼓,诸侯军队都如约而至,褒姒看到非常高兴,很喜欢周幽王这的种做法,周幽王希望看到褒姒的笑容,于是屡屡击鼓,诸侯的军队多次到来,却没有敌兵。到后来戎兵真的入侵,周幽王击鼓,但诸侯的军队不再到来,周幽王于是被杀死在骊山之下。
在同一时期,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 ,而立宠妃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致使申后的父亲申侯大为愤怒,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于是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还有“千金一笑”、“犬戎焚镐京”等等。
烽火戏诸侯只是司马迁当时为了劝谏汉武帝而又不敢直说而编造的故事,在春秋战国秦朝时的史书都没有记载过这件事,在上世纪发现的一批战国竹简上记载,周幽王死在申国,是死于一场对外战争中
当时幽王兵败被杀,镐京被攻破,秦是最先去救援的,并打退了犬戎,东周建立后,周平王为奖励秦,将秦升为诸侯国,并将函谷关及函谷关以西分封给秦,函谷关战略上意义重大,为秦以后在春秋时期称霸和日后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地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