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E的产物结构可知为HOCH2CH2C(CH3)2COOH,则D为HOCH2CH2C(CH3)2COONa,A与乙酸反应生成B,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C发生水解反应得到D,则C为CH3COOCH2CH2C(CH3)2COOH,B为CH3COOCH2CH2C(CH3)2CHO,则A为HOCH2CH2C(CH3)2CHO,
(1)A为HOCH2CH2C(CH3)2CHO,分子式为C6H12O2,改写为C6H8.2H2O,1molA完全燃烧要消耗氧气为1mol×(6+
)=8mol,羟基与钠反应生成氢气,1molA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氢气为8 4
=0.5mol,故答案为:8;0.5;1mol 2
(2)反应①是HOCH2CH2C(CH3)2CHO与元素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由上述分子可知,D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CH3)2COONa,
故答案为:酯化反应;HOCH2CH2C(CH3)2COONa;
(3)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CH2CH2C(CH3)2CHO+O2
2CH3COOCH2CH2C(CH3)2COOH,故答案为:2CH3COOCH2CH2C(CH3)2CHO+O2催化剂
2CH3COOCH2CH2C(CH3)2COOH;催化剂
(4)A中含有羟基,可被氧化,则反应①、②的目的是保护-OH不被氧化,故答案为:保护-OH不被氧化;
(5)A[HOCH2CH2C(CH3)2CHO]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a.不溶于水 b.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醛基会甲酸形成的酯基; c.含有-C(CH3)3,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HCOOCH2C(CH3)3等,故答案为:HCOOCH2C(CH3)3等.
1)烃及其衍生物完全燃烧后,产物是CO2和H2O。A的分子式为C6H12O2,将其视为C6H8·2H2O
则还剩余6个C,8个H。6个C需要6个O2,8个H需要2个O2。一个A分子完全燃烧需要8个氧气分子。则1molA完全燃烧消耗8mol氧气。
A中能和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并放出氢气的官能团是醇羟基,A中有一个醇羟基。因此1molA能产生1mol/2=0.5mol氢气。
2)A中能和羧酸(乙酸)反应的官能团是醇羟基。醇羟基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因此反应①的类型是:酯化反应
A经过酯化形成B,B中能和氧气反应的官能团是醛基,醛基经过酯化后变成羧基。C是CH3OOCH2CH2C(CH3)2COOH。
C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中能和强碱反应的官能团是羧基和酯基。羧基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形成羧酸盐,酯基和强碱发生水解反应变成醇。
因此D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CH3)2COONa
3)B中能和氧气反应的官能团是醛基,醛基经过酯化后变成羧基。因此B→C反应如下:
2CH3OOCH2CH2C(CH3)2CHO+O2=催化剂=2CH3OOCH2CH2C(CH3)2COOH
4)在反应的中间,有一个氧气氧化的过程,A中有两个官能团能被氧气氧化:羟基和醛基。
通过反应流程可以看到:反应①将羟基转化为酯基防止其被氧化,反应②将酯基再转化回羟基。
因此反应①②的目的是为了把羟基保留在原本的位置。
5)A的分子式为C6H12O2。根据烷烃通式CnH2n+2可知,该分子不饱和度为1。也就是说A或者A的同分异构体只能含有一个双键或者环状结构。
题目要求写出的同分异构体要符合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都有隐含的意思在内:
b.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示有醛基:-CHO,醛基有一个C=O双键结构,那么其他部分都是链状的单键结构。
c.含有-C(CH3)3结构。这个结构有4个碳,醛基还占用了一个碳。那么剩下的部分只有1个碳了,同时还多出一个O需要安排。
a.不溶于水。1个氧原子形成的饱和官能团有:羟基,醚键。如果最后这一个O形成羟基,则A的同分异构体可溶于水,跟题意矛盾。所以这个O不能是羟基。只能是醚键,醚不溶于水。
醇类的溶解性具有如下规律:
分子中碳原子为1~3的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如:甲醇、乙醇、丙三醇(就是甘油)。
碳原子数为4~11的可溶于水。
碳原子数超过11的醇是固体,不溶于水。
A的碳原子数为6,属于可溶性的醇。因此最后这O原子不能作为羟基。
A的同分异构体且同时符合题目三个要求的:(CH3)3C-O-CH2-CHO或(CH3)3C-CH2-O-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