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的地图是不是上南下北

2025-02-23 15:23:0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首先是确立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然后是地图的方向问题。东西南北的概念产生的非常早,“伏羲氏立浑仪,测北极高下,量日影长短,顶南北东西”这种神话说明很早就有东西南北的概念。而无论怎么变化,从这句话同时可以看出,一开始就规定上下只是南北,而左右是东西。
  然后关于具体的东西南北,的确如题主所言,古代绝大多数地图方位是以上南下北的,但是唐以前也不是一定的。比如“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的六幅木板地图,其内容较简单,据考证其制作时间的下限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地图方向较混乱,按不同图幅上同名河流及地名比对,其方向均不一致”。
  形成这一观念的原因一方面自然是南面为尊,皇权为上。这种先是在祭祀,后是在丧葬的角度的方位发展到了地图上就是这个结果,所谓“南面向王”。(先秦的《礼记·曲礼》记载:“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可证)
  但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地图的实用作用。我们观察周天子所在地在诸侯国中的位置,会发现大多数诸侯国和外部力量都在其北边。从观察方便的角度来看,上南下北也是更加方便的。在《长沙国南部地形图》中,由于测绘的历史背景是为了防御南越国赵佗对长沙国南部所属桂阳郡的进犯,地图的主区是桂阳郡中部地区,邻区是赵佗割据的岭南地区。地图采用上南下北,除了适应王权之外,也便于中山王坐北朝南保持与实地方位一致地观察地图,布置兵力和指挥反对南方的南越割据进犯的战争。
  事实上今天我们使用地图的时候,也是会按照不同的方向移动地图的角度。
  自宋代以后(但是也没有定数)其实地图的方向是非常多变的,我们看到的上北下南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南宋建安城的修建由于地形防御的要求“坐南朝北”了,这样就改变了南北的贵贱形态,于是地图也改变了。但此时真的不能说明已经完全变成了上北下南,事实上什么方向都可以朝上只要方便即可,如《皇朝建康府境之图》(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是一幅以相当于现在的南京地区为主要制图区域的政区图,其方位就是以东为上。
  现代意义上的上北下南的地图,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1、西方现代的地球测量方法是以北极星(高悬空中)为基点的,这是北朝上的主要原因。2、在地图事业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南半球还是不为人所知的世界,因此上北是有现实应用作用的。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从现存史料上看,宋代以后的确出现了上北下南的地图,之前也没有发现更多的上北下南的地图,但是由于现在没有一个确定的证据,在历史学上我们不认为有一个史料证明,所以我只能谨慎地推测之前的地图主要是上南下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