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面分析评价区域资源与建设条件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明确经济发展方向和地域开发方向;
2、改善工业布局,包括对老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对新建骨干企业的选址定点,新老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协调组合,正确处理工业布点的集中与分散的矛盾;
3、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的用地结构和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布局,妥善解决工农业和各项建设间的用地矛盾;
4、对区域内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并在区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布局,组织城乡居民点体系中各类城镇间和城乡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
5、使交通运输、能源、给排水、通信、生活服务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布局同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点的布局相互协调配合;
6、搞好环境整治,防止重要水源地、城镇、风景游览区污染,对自然区和文物、古迹严加保护,逐步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其向良性发展,改善和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