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伊斯曼的初步尝试

2025-04-27 07:53:3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从小的时候,伊士曼就喜欢去旅游,原来是没有钱没有时间,1879年终于可以到处走走了,25岁的他计划去圣多明各度假。当一个同事建议他记录此次旅行时,伊士曼花94美元买了一套照相器材——包括照相机和显相设备,其中包括潮湿天气所需的所有随身用具,并学会了摄影技术。没多久,他便对摄影着了迷。
但令他烦恼的是,当时的照相机太笨重:相机像微波炉一样大,而且需要一个沉重的三脚架。他还带了一个帐篷,以便能够在玻璃片上涂上照相乳胶,再将玻璃片曝光,然后在其未干之前冲洗曝光板。有化学药品、玻璃桶、笨重的板架和一壶水。全套装备“整整一马车”,就像他所描述的那样。更糟糕的是,这机器操作起来有许多麻烦的步骤,如果不严格按照技术要领操作,结果不是漏了光,就是照成模糊一片。况且学习如何使用它进行拍照还花了5美元。这样子下去,照相不是负担,而是累赘了,能给旅游者带来愉快吗?伊士曼暗自立誓:要努力改进摄影器材,简化拍摄手续,让照相技术“面向大众化”——使用照相机像使用铅笔一样方便,使人人都能享受摄影的欢乐。他开始一心扑进研制轻巧方便的摄影器材工作之中。 伊士曼的圣多明各之旅并未成行。但他完全被摄影迷住了,并决心将复杂的过程变得简单。当时照相技术还在初创阶段,效果很不理想,伊士曼决心探索革新之路。每天从银行回家后,他就一头钻进了自己的研究中,家里的厨房成了他的实验室,他买来各种化学试剂做着各种试验。对于化学,他是一个门外汉,可是真所谓实践出真知,通过各种实验,许许多多的奥秘都被他揭开了。他的主要“导师”就是一本被他翻烂了的英国摄影杂志。
每次,他把屋子遮得严严实实地做着那些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实验,累了就躺在地板上睡一会儿,醒了又接着干。这种无休止的单调生活他一点也不觉得苦,他的心中充满了创造带来的快乐。
有一次的实验,他从星期三一直做到星期六晚上,正好女朋友来电话约会,两个人约定第二天早上10点钟在车站会合。挂了电话后,伊士曼又开始搞自己的试验,结果因为太过于专注,等他睡下,起来时已经日上三竿了。这样的情况举不胜举,女友再也无法忍受,就跟他分手了。虽然心中很痛苦,但伊士曼依然把发明继续搞了下去。 伊士曼的发明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他的研究开始得到商人斯通的赞助。1880年4月,伊士曼先生租用罗彻斯特州街一座大楼的第三层,开始制造干版出售。他最先购买的设备之一是价值125 美元的二手发动机。
“我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马力”,他后来回忆道。“这是两个马力,但我想可能随着业务的发展,会需要两个马力的。这值得一试,因此我就把它买下了”。 随着新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至少有一次面临分崩离析,那就是在经销商手中的干版出现问题时。伊士曼先生将这些坏板全部召回,并用好产品替换。“赔偿那些版花掉了我们最后一美元,”他说。“但是留给我们的更加重要,那就是声誉。”
“这个想法是逐渐形成的”,他后来说:“我们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制作干版,而是使摄影变成平常事物”,或者像他更简洁地描述一样,“使相机变得和铅笔一样方便”。
伊士曼先生的实验方向是使用比玻璃更轻、更灵活的片基。他的第一个方法是将照相乳胶涂在相纸上,然后将相纸装入胶卷架。该胶卷架用于取景相机,代替玻璃片支架。 1885 年第一个胶片广告词是“很快将推出一款新型感光胶片,相信将被证实为室外和工作室用玻璃干燥板的经济而方便实用的替代品”。
1886年,伊士曼研制出卷式感光胶卷,即“伊士曼胶卷”,结束了用湿漉漉的、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底片的历史。
使用胶卷架的该摄影系统立即大获成功。然而,相纸作为乳剂的介质并非完全令人满意,因为相纸的颗粒有可能在照片中重显。
伊士曼先生的解决办法是在相纸上涂上一层单纯的可溶明胶,然后再涂上一层不可溶感光明胶。经过曝光和显影之后,涂在影像上的明胶从相纸剥落,转移到一张透明明胶上,然后用火棉胶修饰—— 这是一种纤维素解决方案,可形成柔韧的胶片。 伊士曼先生在完善透明胶卷和胶卷架的同时,改变了其工作的整个方向,并奠定了他在业余摄影上取得成功的基础。
他后来说道:“当我们开始实施胶片摄影的计划时,我们期望使用玻璃片的每个人都能够改用胶片。但是我们发现这样做的人相对较少。为了扩大业务,我们须得到普通大众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