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支付的坏习惯有哪些?

2025-05-02 06:24: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不带现金出门,正成为一种消费新常态。 人们拿出手机,随时可以扫二维码支付。“无现金社会”来了,但要真正做到安全、放心地“无现金”支付,并不容易。

由于人们常常有以下坏习惯导致手机支付存在危险。

一、不设手机屏保密码

不少人为了图省事,干脆不设手机密保,这样谁拿着你的手机都能看,毫无隐私。

二、跳过软件直接通过手机浏览器购物

在浏览器购物容易出现钓鱼网站,没事还是多走一步,到软件中支付购买。

三、应用程序退出不彻底

每次应用我们虽然关闭了,但其实它在后台还在运行,可以从后台管理处看见。

四、不加辨别蹭免费网络

公共WiFi常被不法分子移植木马及钓鱼网站,不但安全隐患多,而且分分钟盗窃你的个人信息!

五、蓝牙保持开启状态

智能手机可以通过蓝牙传播病毒,别人通过蓝牙间谍软件也可以查看你的电话本、信息、文件,修改你的音量,替你拨号等。

六、淘汰手机时不彻底删除私人信息

旧手机不处理就出售,里面的个人信息会被拿到你手机的人知晓。

七、下载山寨软件

看见应用就下是个不好的习惯,最好是选择大型的应用商店下载,最起码不会出现木马病毒。

八、在手机上存储敏感信息

在手机记事谁都有,但就像第一条所说,不设手机密保的话这些别人都可以轻易获取。

九、随意点击手机短信链接

不法分子无孔不入,各式各样的诈骗信息让用户防不胜防,有些欺诈漏洞短信可以向手机发送欺诈短信诱使用户安装木马或者登录钓鱼网站,从而获得用户账号密码、资金情况等信息。

十、见二维码就扫

二维码的背后可能会隐藏病毒、木马,你手机及个人信息可就很轻易地被别人盗取了。

赶紧看看,你是否中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