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很多人喜欢冲凉水澡特别是从头浇到尾。然而这是不好行为,有些情况下是不适合冲凉水澡的,特别是某些人更不能冲凉水澡。
这些情况下不适合冲凉水澡。
满身大汗时:运动后、满身大汗时不要立即洗澡。要在心率恢复到平静状态后再洗澡,而且要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去洗澡,以免虚脱。
喝酒后: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饱餐后: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肤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劳动后: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发烧时: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十分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血压低时: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饥饿时:饥饿时洗澡,可能会因为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多汗、体力不支的情况。
还有这些人切记不能洗凉水澡!
心脑血管病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等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因为冷水澡会使血管急骤收缩,会增加心脏负担,使本来就高的血压更升高。严重者可使脑血管破裂、出血、中风、昏迷甚至死亡。
坐骨神经痛、关节炎病人:神经受寒受凉后,疾病会更加剧烈。
对冷过敏的人:如寒冷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洗冷水澡,会刺激病情加重。
其他情况:比如身体疲劳、虚弱、睡眠不足,包括女性经期、哺乳期、怀孕期间,都不应洗冷水澡。
其实,夏天要想彻底凉快解乏,用35-40℃的温水冲澡最为理想。因为,一般来说,人的体内温度是40℃左右,因此用40℃的温水洗澡消除疲惫的效果最理想。假如水温过高,消耗的热量多,反而会让人更难受;水温过低,血管收缩,也不易消除疲惫。三伏天可以适当调低水温,不低于35℃即可。
所以不能为了一时的凉爽而冲凉水澡,不然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洗冷水澡好处多多 洗冷水澡可锻炼血管,强化体质,让血管做体操,可延年益寿。常洗冷水澡对“神经衰弱、头痛、失眠”,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据了解,当冷水作用到皮肤以后,引起皮肤血管剧烈收缩,血液流向内脏或深部组织,可使内脏新陈代谢过程增强,热量增加,当腹腔血液循环加速时,胃肠功能活跃,肠蠕动增快,可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因而使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增强,令人食欲旺盛。 在冷水刺激下,大脑会立刻兴奋起来,调动全身各器官组织加强活动抵御寒冷;周身血管的舒张运动,即是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长期坚持冷水澡锻炼,通过神经反射和大脑作用,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增强,减缓脑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开始冷水澡的好时节 秋末冬初,当天气逐渐变凉之时,正是进行冷水澡锻炼的大好时机,因为这时的水温比较接近人体体温。 初次进行冷水澡锻炼的人,要先从刺激强度较小的冷水洗脸、冷水洗脚、冷水擦身开始,然后再过渡到刺激性较强的冷水淋浴、冷水浸浴等。 洗冷水澡的时间最好在早晨,因为经过一夜睡眠,精力较充沛,对冷水的适应能力较强。吃饭前后不宜进行冷水浴,以免影响消化。剧烈运动后皮肤血管处于高度扩张状态,毛孔扩张,不宜进行冷水澡。 冷水澡最好1~3天锻炼1次,但不要间隔1星期以上,持之以恒,就能得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冷水澡持续的时间要从短到长,初始每次10分钟左右,身体逐渐适应了,可进行20分钟左右。冷水澡之前要做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如跑步、做操、打拳等,身体发热后再接触冷水。 冷水澡对一些疾病能起到防治作用,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必须说明的是,冷水澡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如有原因不明的发热,以及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肺结核、急性肝炎、肠炎、痢疾等的人,不宜进行冷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