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税点为300,工资是多少

2025-04-30 05:36: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应该是10100元。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应纳税额=(工资总额-法定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00=(x-5000)*10%-210

解得x=10100

所以当工资个税为300,税前工资10100为元。

扩展资料:

四金构成

(假如工资600元/月)

养老保险金=工资×6% + 工资×25.5% =600×6%+600×25.5%=36+153=189

医疗保险金=工资×1% + 工资×5.5% =600×1%+600×5.5%=6+33=39

失业保险金=工资×1% + 工资×1% =600×1%+600×1%=6+6=12

住房公积金=工资×7% + 工资×7% =600×7%+600×7%=42+42=84

除去四金后的工资=工资-所有的个人交纳相加的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税

回答2:

税前工资应为101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10100-5000=5100,应缴税额=5100*10%-210=300元。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回答3:

税前工资应为10100元。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10100-5000=5100,应缴税额=5100*10%-210=300元。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包括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三)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等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回答4:

当工资个税为300元时。不考虑“三险一金”的情况下,根据计算个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计算如下方法如下:

应纳税额=(工资总额-法定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00=(y-3500)*10%-105

解上式y=7550

当工资个税为300,税前工资为75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