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我们可以试着根据历史的规律,结合现今的形势,去分析将来的走向。
思考
既然是发展,我们分析的立场是站在创业型小微企业及个体户的,大型集团还是立足一线城市中心才能彰显其地位。那么首先,我们分析为何一二线城市为何难以发展。
自古以来,所有朝代的变迁,除了实力相当的攻伐和内部权力的斗争,都是自乡间而起,如果农民在国都举旗,可想还没举起旗来就被团灭了,因为这里的资源已经被统治,格局已经被固定,在这里很难发展,只有在乡间发展到实力相当时才有可能竞争,例如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路线,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40年,从百家争鸣,到群雄四起,至今各行各业几乎已是几家独大。要想在夹缝中突出重围,脱颖而出,就如今而言难如登天。如今社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格局,他们有丰富的资源,他们的竞争方式也是简单粗暴,就是砸钱!但是却极其有效,典型的就属前一段的滴滴打车和最近的共享单车大战,还有笔者曾在的一家快消品厂家,由于背后集团实力强大,他到达一个新市场,根本不和别人谈竞争,谈的都是收购!
都市
那么为何说四五线城市发展潮将起?有何信号?四五线城市又有何优势呢?
首先,生活成本低差异,典型的属一线城市房价,以前是买不起房,现在快成了租不起房。动辄几千一月的房租,还要押一付三,而刚毕业的工资又低的可怜,使之望而生畏。之前人涌向大都市,无非是为了赚钱,而如今扣除生活成本已经剩不下多少钱了,且背井离乡,远离家人,一些人因为厌倦了都市的生活,一些人因为看不到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都市。其次是创业成本,一线城市空间和人力成本都要远高于四五线城市。随着交通的发达,物流的便捷,以及如今信息传播无区域差异,创业环境并没有太大差距,且随着返乡潮,人才的回笼,大家更愿意在家门口工作,即使收入稍低。
然后,四五线城市的创业环境要好于一二线城市,首先不会有那么多强大到变态的竞争对手。其次,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风俗和喜好,那些巨无霸走的是全国路线,无法顾及到每个地区,而你却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进行调整,以四两拨千金,先让自己赚到一桶金。
还有就是可复制性!一些一二线的成功模式可以进行复制,根据实际情况粘贴到四五线城市,在他们还没有涉及到的四五线城市时捷足先登,到时候根据当地特色进行调整,等它来的时候未必竞争不过。
五线城市
在初期市场,自然是一线城市开始,延伸覆盖全国的模式,但随着一二线城市的格局固定,在一二线城市越来越难崛起,甚至是难生存。就已成规模性集团而言,总部还是设在一线城市,依然可以覆盖全国,但就新创业型而言,在四五线城市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二线城市有限,我国大多数人口还处于四五线城市,如今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过高,奋斗一辈子甚至付不起一个首付,幸福指数低,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回家发展,回到父母孩子身边,随着回四五线城市就业的增加,创业环境会更好,四五线城市创业的增加,就业环境也会提升,形成循环。所以,不论是创业还是生存,将来都是趋向于四五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