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及古气温分析

2025-04-26 20:25: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据张理刚研究[6],中国大陆地区大气降水的δD和δ18O值,受地形高度、纬度(温度)、气候类型和海岸距离等因素的制约,即愈向西、向北大气降水的δD、δ18O值同位素值愈偏轻。据此,分别勾绘出“中国现代地表年平均大气降水δD值等值线趋势图”和“中国东部区域中生代大气降水δD值等值线趋势和海岸线位置略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生代大气降水的δD值在同一地区要比现代偏低20%。左右,从而认为中生代海岸线要比现代偏东。这与1922年谭忠福据地质资料分析,认为中生代海岸位于琉球群岛与台湾岛之间是一致的。由此可知,广西地区在中生代较现代更处于内陆地带,约距海岸线800~1200km之间。又据图中广西中生代大气降水δD值在-70‰等值线附近,由δDm=2.99Tm96(‰)计算,并对比由现代值计算得出的年平均气温(Tm),可以认为中生代广西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14℃之间。其降雨量以世界大陆年平均降雨量844mm分析。估计不会小于此数值。

根据上述各方面特点的综合分析,广西中生代碳酸盐岩地区岩溶发育的气候条件,难以单一的干旱或湿热表示,而应以湿热为主间有干燥或干湿过渡表示较为适宜,这样似能综合反映各种现象的本质,也更能自圆其说。

参考文献

[1]翁金桃.桂林岩溶与碳酸盐岩.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2]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地质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3]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地质矿产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4]张理刚.成岩成矿理论与找矿.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

[5]邓自强,林玉石,张美良,等.桂林岩溶与地质构造.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6]弗里德曼G M,桑德斯 J E.沉积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249~250

[7]蓝洗洪.粘土矿物作为古气候指标矿物的探讨.地质科技情报,1990,9(4)

[8]Bernard A J.岩溶内沉积作用的成矿方式.国外地质科技,197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