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恒星聚变到铁,就不再继续往下聚变了呢?

2025-04-03 11:02:2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铁不是核聚变的“终结者”,但是它以一种很稳定的状态存在,铁要核聚变反应,这个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是大于反应之后所产生的能量的,当超新星爆炸的时候,所产生的能量才能够满足铁发生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能量。 核聚变反应就是把两个质量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在,由此来组成一个质量相对比较重的核,在这个变化阶段中,两个原子核组成一个核的过程中会把一部分质量以能量的方式释放出来。在宇宙之中,所有的恒星自始至终都在进行着这种反应过程。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单论一个物体而言,他的引力与质量的的关系是称正比的,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是成反比的关系的。我们熟知的氢弹爆炸实质上就是核聚变的过程。氢弹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温度超乎我们的现象,可能在爆炸的那一瞬间和爆炸中心的地方同时满足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在爆炸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核聚变所需的条件也就自然而然的消失了,核聚变的过程就会相应的停止,在铁之后的元素是怎么来的就是经过核聚变,然后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而得来的。那么为什么常说某个恒星聚变到铁,就不再继续往下聚变了呢? 当宇宙中某个超新星爆炸的时候,由于会产生异常强大的能量,就会在爆炸之后组成紧挨在铁之后的元素,这就不难理解了,只有超新星爆炸产生的能量才能组合成铁之后的元素,铁之后的元素需要像超新星爆发时的巨大的能量,这样的能量很难说制造或者创造出来,所以才会说恒星聚变到铁,就不再继续往下聚变了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