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对埃达克岩的研究,埃达克岩可以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 10 ~26 kbar)由低钾拉斑玄武岩脱水熔融形成,但多数情况下形成的压力较高 ( 18 ~26 kbar) ,大约相当于 60 ~ 85 km 深度,从而推测出中国东部燕山中晚期埃达克岩的源区深度至少大于 50 km。
埃达克岩从下地壳熔出后,留下的残余物为榴辉岩。榴辉岩密度大,加厚的岩石圈地幔比软流圈地幔冷,密度大,也处于非稳定状态。因此,岩石圈地幔将与下地壳一道沉入软流圈地幔,地壳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在地壳底部发生减压熔融形成玄武岩,地壳抬升,随后,地壳伸展,进一步减薄,高原塌陷,盆地形成。
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其实与上述拆沉去根模型是类似的,虽然较好地解释了加厚岩石圈的存在,但拆沉作用是如何发生的证据还是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