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想知道胃癌传染吗?首先要知道传染的条件。一般情况下,传染必需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从癌症患者身上取下的癌组织直接种植在另一个人身上,并不能成活生长。 临床资料证明,癌症患者本身并非传染源。尽管目前认为某些癌症的发生与某些病毒有关,如: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但至今还不能证实感染上某些病毒就一定地得某种癌症的说法。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发胃癌: 近年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有关。1994年WHO已经将其列为第一类胃癌危险因子。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胃癌发病率与HP感染率呈正相关,HP感染者胃癌危险性较非感染者增高6倍。同时发现胃癌高发区,HP感染年龄提前。 我国兰州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已达40%~50%,福建长乐市5岁以下儿童竟达50%,明显高于低发区。在正常胃粘膜中极少能分离到幽门螺杆菌,而随胃粘膜病变加重,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增高;测定胃癌患者的血清,发现其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胃癌的危险因素。 HP参与胃癌的发生,其机制是多方面的。HP本身的代谢可以产生一些毒性物质,如尿素、磷脂酶等,这些物质可以降低局部环境的酸性并引起上皮细胞损伤,产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此外,HP感染造成胃粘膜炎性细胞浸润,使氧自由基增多及多种细胞因子释放,引起DNA损伤及细胞凋亡。 多项研究显示HP感染者其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高。细胞凋亡刺激上皮细胞增殖或引起胃粘膜萎缩,是胃癌发生的主要环节。胃癌病人的HP感染率各家报道不一,除与检查方法和抽样人群不同有关外可能尚与胃癌的病期、病理类型、病变部位有关。Asaka等发现早期胃癌HP阳性者为9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也高于晚期胃癌病人。 由于幽门螺杆菌会通过人体传染,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留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以下是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几点预防措施: 1、幽门螺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为这种细菌常存在于患者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而,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中国有很多婴幼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南京曾有1岁多的孩子得胃病住院的事,后来查明是奶奶喂食时习惯用嘴吹凉食物,甚至先将食物放在嘴里嚼碎后再喂孩子,从而把自己的胃病传给了孙辈。非洲小孩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也是母亲习惯先咀嚼再喂食的缘故。 2、亚洲人使用筷子在一个大碗里吃菜的风俗,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传染。当然,这种用餐方式还可传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国医学家早就呼吁:要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3、科学家在一些拉美国家的饮水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研究还发现这些细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专家也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因而,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