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的人物思想

2025-04-27 04:02: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托尔金的学术生涯和他的文学创作两者和他所钟爱的语言和哲学是不可分割的。他在大学时代专攻古希腊哲学,并自1918年开始投入《牛津英语词典》的编写工作,其中被认为曾研究W为首字的一些词汇,包括walrus“海象”此字的字源——一个他曾头痛许久的词汇。1920年,托尔金赴利兹担任英语高级讲师,并声称是因为他而使得语言学学生的数量由5位增加至20位。他曾教授古英语英雄诗体、英语历史、许多古英语及中古英语文本、古英语及中古英语哲学、日耳曼哲学介绍、哥德语、古冰岛语及中古威尔士语。1925年托尔金33岁那年,他成功申请到盎格鲁撒克逊的Rawlinson及Bosworth教授职缺,并以其在利兹的日耳曼哲学的学生曾组成一个“维京俱乐部”(VikingClub)为傲—在俱乐部里,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阅读古斯堪的纳维亚的冒险故事及喝啤酒。
私底下,托尔金被任何有关种族及语言学意含的事物吸引,并且思考著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品味,一种他在1955年“英语与威尔士语”这场演讲中所提到的“母语”(native language),相对于自幼时所学的语言(cradle language)。他认为西密德兰的中古英语是他所拥有的“母语”,就如同他在1955年给大诗人奥登的书信中所提到:‘在血缘上,我是一位西密德兰人(并且早先在我第一眼看到西密德兰的中古英语时,我就已经视他为已知的语言)。’
另一项与托尔金身为哲学家的专业成就并驾齐驱,有时甚至超越它而使得他的学术产出相形渺小的,就是其对人造语言创作的热爱。其中发展得最成熟的就是昆雅和辛达林,此两种人造语言的语源关系构成了大部份托尔金传说故事集系列的核心。对于托尔金来说,语言及文法,是攸关美感及谐音的重要元素,而昆雅更特别是以“语音美感”(phonaesthetic)的考量去设计;它的创造概念为“精灵拉丁语”,在语音上也是以拉丁语(Elvenlatin)为基础,并以芬兰语及希腊语为灵感来源。
托尔金认为语言及与之关联的神话传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他终究对国际辅助语言持悲观的态度:他在1930年一场演讲“秘密的罪行”中对一群世界语的使用者说:‘你们的语言将产生一部神话’,然而在1956年他却下一个结论:‘沃拉普克语、世界语、伊多语及诺维亚语等等,诸如此类,均是枯萎死亡的语言,远比现已不被使用的远古语言死的还要透,因为他们的创作者从未创作任何世界语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