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破解“党员数量少”的难题。一是实施“三个培养”工程。就是把生产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技术骨干,把党员技术骨干培养成企业管理人员。二是实施“双推”工程。就是把党员技术骨干推荐到班组长岗位,把负责企业中层管理的党员推荐到决策层。在这项活动的推动下,一些党员成长为总经理助理、生产副总、车间主任或部门经理,成为集团生产管理的主力军,扛起了企业发展壮大的大旗,“这样党组织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强化培训,破解“素质不够高”的难题。一是内部“充电”。将党员干部派驻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制定党员年度培训计划和每月学习计划,依托“党员活动室”等活动阵地,以专业技能比武、会议庆典等为载体,加强对广大党员的政治理论、业务素质、专业技能等知识的培训。二是外出“学习”。组织非公企业党员业主,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和观摩学习,增强了党员企业主“抓党建,促发展”意识。
搭建平台,破解“作用难发挥”的难题。一是开展党建特色活动。深入开展“增活力、促和谐、践行科学发展观”主题实践活动,选拔树立一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全面推动县域非公企业党建水平的提升。二是在非公企业中开展“五个一”活动,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