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遍地都是,为什么农村出个大学生这么难

2025-02-25 17:02:5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农村孩子没有比较好的关系、背景和社会资源,这一点在就业时比较不利;一些官二代、富二代,父母早就为其安排好出路了,哪怕他游手好闲、不学无术,都可能比农村比较优秀的孩子出路更好;当然了,这毕竟是他们爹妈努力的“成果”,无可厚非~
农村孩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普遍本科以下,家庭经济实力偏弱
农村孩子从小成长环境差些,活动范围小,接触的人少,眼界和认识难免受到影响
农村师资弱,很多教师学历低(硕士及以上学历几乎没有、211/985院校毕业生很少)
农村大学生能进入985等名校的很少,入读211以上大学或一本名牌专业的少,享受到的只是劣质高等教育,所以即使读了大学,在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提高也微乎其微;
====
也见过不少农村孩子很努力、很执著和坚持的,考取了不错的大学,读了研究生或博士或出国,进入华为、百度、阿里、国有银行、央企、世界500强等好单位,待遇方面也相当不错的,但农村孩子起点太低了,为实现相同目标需要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起点低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无法选择出生,但可以选择走出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农村孩子,想有好出路,努力读书是一条不错的路子,除此之外,也没多少其他比较好的上升通道了~

回答2:

首先,在国内,教育是个产业,是产业就需要投入,如果你理解了这个问题,那接下来就很好回答!宏观方面,相对城市来说,农村对产业的投入规模会少,产出的结果也少,详细来说,农村人口经济来源较少,收入较少,培养孩子的支出就会偏少,同样聪明的孩子,如果在城市,他正常的课后可能会参加各种学习提高班,各种高水平的老师会进行学习辅导,而在农村的孩子,正常课后的常态可能是各种农活或者家务或者帮补家庭生活。学习的时间就减少了。这样一比较,城市里的孩子,就能取得一个相对的好成绩,此外,老师的师资水平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在城市,能做老师的人也是各师范学校的尖子生,而普通水平的学生进不了学校或者到社会打工,能进到农村学校里老师大部分都是被筛选下来师范生,水平自然也相对城市里的同学会差上一点,所以农村能考上个大学生不容易!

回答3:

至于大学生遍地,要看对大学生怎么定义了,农村的大专生和小二本生还是有的啦,但是农村地区想要出一个名牌大学生的话,那是真的很难!
说到底,社会还是很明显有阶层的,这个社会在发展,就必然存在阶层流动,只是阶层流动不再那么通畅,往前推几十年,谁还不都是农民啊!到如今的沿海发达地区,有钱人还是很多的,不管是在传统的建筑领域,更不用说需要高知分子的金融和信息领域,真正坐在中高层的,几乎都是名校毕业的。

回答4:

我咋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