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助老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减重肥胖或超重的老年人应适当减轻体重,尽量使体重指数
(BMI)控制在24kg/m2以下。日常饮食中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脂肪及 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摄人,增加运动。
2.限制食盐摄入减少钠盐,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少食各种咸菜 及其他腌制食品。老年人由于味觉功能减退,容易导致过度使用盐、酱油等
调味品,应适当控制,可增加葱、姜、蒜等来调味,有些老人喜欢吃辣,也可用 适量的新鲜辣椒来调味。
3.合理膳食减少膳食脂肪,控制脂肪在总热量的30%以下,食用油
每日20?25克,少吃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蛋白
质约占总热量的15%,动物蛋白占蛋白质的20%,蛋白质可选用奶、蛋、鱼、虾
及精肉。植物蛋白以豆类最好。注意补充钾和钙,多食绿色叶菜、鲜奶及豆制
品类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每日新鲜蔬菜400?500克、水果200克左右。
4.戒烟限酒饮酒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呈线性相关,大量 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且饮酒可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因此高血压
患者应戒酒。如饮酒,建议每日男性饮酒其酒精含量不超过30克,即葡萄
酒小于100?150毫升,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或白酒小于25?50毫
升;女性则减半。吸烟可导致收缩压、舒张压增高,同时尼古丁能影响降压 药物的疗效,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烟。
5.适度运动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运动方式、强度、频度和
持续运动时间。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门球等。运动强度应因人
而异,运动时忌体位突变、用力太猛及剧烈活动而诱发脑卒中等并发症。老 年人运动具体内容详见第四章。
6.保持情绪稳定髙血压病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疾
病。生活中应注意调节心理,减轻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
(二)监测血压 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及评价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评价
治疗效果和用药的依据。应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以便为治疗提供参考。
(三)帮助老人遵医嘱正确服药
一般降压的目标值为<140/90mmHg;糖尿病及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
压的目标值为<130/80mmHg;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值为收缩压
<150mmHg,但如果可能,应当尽量将其收缩压降至患者能够耐受的 140mmHg 以下。
照护者应了解老人用药的目的、原则及副作用,帮助老人遵医嘱用药,
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或自行突然撤换药物,为防止遗忘,应将服药与日 常照护工作结合起来执行,进行必要的记录。
(四)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在日常照护工作中,老人从卧位或坐位到站立要慢,并在站立前先做适
当的肢体活动;在服用降压药后的最初几个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尽量 选择在休息的时间内服药;夜间起床排尿尤其要注意缓慢起床。在患者首
次服药、联合用药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五)预防心脑血管意外 老年人由于血管硬化,再加长期高血压的影响,血管脆性增加,在血压的
突然增高下,易引起脑血管意外,应特别注意预防。平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
会控制情绪,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防受寒,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用
力和强烈应激等,避免使血压突然升高的各种因素,以防心脑血管意外。
(六)应急救护
—旦老人出现高血压急症,应迅速让其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
一切不良刺激,放松心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送医院治疗.预约挂号可以通过挂号网,在家就可能预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