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暴毙于沙丘,为何李斯选择秘不发丧?

2025-02-24 02:43: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因为当时秦始皇突然暴毙,李斯等人根本没有准备,而秦始皇也没有立下继承人。再加上其余五国的贵族一直蠢蠢欲动,如果这个消息传播出去很可能会造成大乱。除了这些原因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也是让无数人揣测过的真相,那就是李斯和赵高密谋害死扶苏,让胡亥上位。


历史上的秦始皇一共五次出游,最后一次在到达沙丘这个地方的时候突然暴毙,而在场的人就是李斯和赵高还有几个宦官。这一点《史记》中提到过,可没有明确指出这些人是否压下了秦始皇的诏书。据说这封诏书中提到秦始皇将身后事全权交给扶苏办理,并没有提到立继承人。可是他的举动却让赵高等人害怕,唯恐扶苏会成为太子。


秦始皇死了之后在赵高的劝说下李斯决定和他合谋,并没有将秦始皇已经死掉的消息发布出去。当时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秦始皇的尸体发出了阵阵臭味,为了掩盖这股味道,李斯还让人买了很多死鱼堆在尸体上。随后他也并没有宣布回到咸阳城,而是决定按照原定的路线巡游。


最终巡游的队伍回到了咸阳城,秦始皇的死讯才公布出去。其实李斯的做法并没有错,虽然他的出发点有个人因素,但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了六国,人心还未定,他生前还遭到了多次刺杀,如果让别人知道他已经死了,战争又会开始,项羽就是一个深刻的例子。

回答2:

于公,皇权交替必然伴随着各方势力的斗争,秦始皇死之前也没有立太子,一旦曝出他暴死的消息,秦朝内政必乱。于私,李斯自己也希望好好谋划,能为自己想好退路。

回答3:

古时候皇帝驾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举国哀悼,而且朝野之下也放下事务,处理皇帝的葬礼。当时的情况,李斯估计是觉得为了国家的平稳,先秘不发丧。

回答4:

秦始皇还是逃不掉命运的诅咒,七月二十日暴毙于当时十分荒凉的沙丘行宫(而当年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据说也是饿死于沙丘宫),终年49岁,可谓是英年早逝,虽然说是病死,却因当时指鹿为马的权臣赵高的令人费解的举动,让后世人有了秦始皇被其所杀的合理揣测理由。

回答5:

当时秦国虽然统一了,国家却是不稳定;为了让胡亥名正言顺没有阻碍的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