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日系车是最安全的车型?

2025-02-24 16:06: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说到日系车给人的印象,向来以经济实用、故障率低、保值好的良好口碑吸引了很多顾客。然而也有很多不好的印象,例如车辆钢板薄,不安全的坏印象,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日系车到底安不安全?为什么日系车能在各大安全碰撞测试中取得好的得分?

网上的确经常能看到照片,日系车一撞就破损很严重的图片。但所谓车辆的安全性,不是看车撞了后损坏是否严重,而是看车辆撞了后,里面的人有没有事。

车皮薄厚对于车辆是否安全没有起决定性作用,相比下,车架的设计更重要。车身可不是就外面一层皮,各种横梁,纵梁更关键。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即主动避免发生事故的措施,如大家比较了解到ABS。被动安全即发生事故后,汽车保护车内乘员的性能。比如安全带,安全气囊,都属于被动安全的范畴。

日系车较德系车而言,更重视在碰撞过程中,由车身的变形来吸收能量,从而减少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如果日系车和德系车在安全带,安全气囊的性能上相同,他们以同样的速度撞向刚性墙壁,结果将是日系车的乘员所受伤害更小,但车身的损坏大。而德系车乘员所受伤害会大一些,但车的损坏小。

我觉得有人更喜欢德系车的原因可能是:同样情况下,若日系车德系车发生的都是没撞死人(这个人指的是车内的人)的小事故,那德系车损坏小点,以后继续开,没事。日系车则要大修一番了。

车头部分,以刚度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3个部分。(那个图找不到,先用上面这个)

最前端是低速保护区。

随后后变形吸能区。

最后是刚度最大的乘员舱。

车辆遇到碰撞事故,会发生溃缩式挤压,这个过程可以吸收很多动能。即变形吸能区的功能。为了避免在低速碰撞时就发生太严重的溃缩,破坏发动机舱,所以最前方的低速保护区的刚度比变形吸能区大一些。而乘员舱是事故方生时乘员的生存空间,这部分区域不能发生严重变形,否则会发生难以打开车门或直接挤压到乘员

另外楼上提到的装甲车什么的,发生严重碰撞的话,很可能出现车没事,人有事的情况。

碰撞后车辆的速度迅速变为零,此时的加速度是很大的。若没有吸能措施,则巨大的力会由人来承受,乘员撞击到车内的方向盘,仪表盘,挡风玻璃等会对他产生非常大的伤害。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概念。一次碰撞和二次碰撞。一次碰撞即车辆与外界的碰撞,二次碰撞是一次碰撞后乘员碰撞到车内物体。大多数伤害是由二次碰撞造成的。被动安全主要也是减少二次碰撞的伤害。如安全带和气囊。

最后说点关于汽车安全法规的内容。

这些是最基本的法规。除了法规,还有NCAP评级。在中国就是C-NCAP。用各种试验对汽车安全性能进行评分最后得出一个综合评级。

这里的试验主要都是评测碰撞试验中车上的假人所测得的参数的。

C-NCAP2012的内容如下图。NCAP是评测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且以车内乘员所受伤害而指标(试验中为假人),管你车撞的怎么样,里面人所受伤害小就是安全。

最后小编认为

以德系日系美系韩系这样的分类区分汽车的安全性真的是太主观臆断了,不管是哪个系派,必须看要具体的车型,同样的日系车里,不同定位不同价位的车辆安全性都是千差万别的,10w的车我考虑成本不能给你造50w的车安全性,要具体分析才行的,所以要比较安全性,还是选出具体的2至5辆车在实际对比吧―其实最安全的还是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对车的性能极限认知,日常驾驶还是用到驾驶技能和车辆极限的70%就行。如果单纯按照钢板厚度来区别安全性的话,骑摩托车的人类已经被自然淘汰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