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木种子经过沙藏处理后,应该怎样播种才能保证好苗、壮苗?

2025-04-28 10:37:3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砧木种子经过沙藏处理后,就可进行播种。因此,播种是育苗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播种后出苗率、出苗整齐度高低与播种技术有密切关系。

(1)确定播种时期

播种有秋播和春播之分。秋播可省去沙藏层积处理的工序,适宜播种的时期比较长,便于安排劳力等优点。因此,在冬季较短而又不太严寒,土质较好,湿度适宜的地区可选择秋播。秋播可在初冬土壤封冻前进行,适当早播效果较好。长江流域地区在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华北南部地区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但是在冬季干旱、风沙大、严寒、土壤黏重以及鸟类、鼠类为害种子严重的地区则宜春播。春播时间也应提早,以增加苗木前期生长量,有利于当年嫁接。一般在华北、西北地区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东北地区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2)播种技术

新鲜、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通常每667米2播种1~2千克即可。而有杂质的种子可适当加大播种量。由于梨的砧木种子粒小,一般采用条播的方法。播种前先施入足量的底肥,每667米2施农家肥3吨以上,然后做畦。通常采用做小畦条播,畦宽1米,长10米左右,畦埂宽30厘米左右,走道和小道宽60厘米左右,每667米2做44畦,每畦4行,行距20~25厘米。播种时要注意播种深度。通常播种深度以种子大小的1~2.5倍为宜。在黏重土壤上覆土可薄些,干旱地区可厚些,秋、冬播种也应比春播深些。杜梨、豆梨、山梨等播深为2~2.5厘米为宜。

(3)播种后的管理工作

播种后种子出土前切忌灌水,如果土壤干燥,可在傍晚时喷水增墒。出土后,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间苗移植。间苗时株距留3厘米左右即可。移栽前先灌水,随挖随栽,最好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株距10~12厘米,行距50~60厘米,栽后立即灌水。为了生产优质苗木,每667米2栽植的砧木苗数不宜超过2万株。栽后应加强土肥、水的管理工作。要经常保持圃地土壤疏松无草。追肥每年5~7月各施1次,如为尿素,每次每667米2施7~8千克即可。这样通过上述管理,通常于当年的8月即可对砧木苗进行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