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是否患有高血压的方法有哪些?

2025-05-06 13:15:2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高血压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治疗 预后 日常 图解
概述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上一节:症状
下一节:治疗
以上内容由刘力生首任主席参与编审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病因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上一节:症状
下一节:治疗
以上内容由刘力生首任主席参与编审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症状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上一节:症状
下一节:治疗
以上内容由刘力生首任主席参与编审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就医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00:00
高血压患者大多没有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没有及时就医。这提示,高危人群要了解高血压的一般症状,一旦有相关不适感,应尽快就诊检查;对于普通人群,在任何看病或体检过程中,一旦提示有血压升高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定期复查,让专业医生对血压升高的情况进行判断。
诊断流程
当出现高血压典型症状或相关可疑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尽快就诊。诊断流程如下:
1. 由专业医生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
2. 判断高血压原因;
3. 分析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症状,做出病因和鉴别诊断,评估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可服药控制血压,但出现以下状况后,需要及时入院进一步诊治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治疗
预后
日常
图解

概述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上一节:症状
下一节:治疗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病因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上一节:症状
下一节:治疗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症状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上一节:症状
下一节:治疗

百度健康医典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就医

刘力生医典专家团
中国高血压联盟首任主席
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内科专家,世界高血压联盟前任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高血压终身成就奖

00:00
高血压患者大多没有典型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没有及时就医。这提示,高危人群要了解高血压的一般症状,一旦有相关不适感,应尽快就诊检查;对于普通人群,在任何看病或体检过程中,一旦提示有血压升高的情况,应引起重视,定期复查,让专业医生对血压升高的情况进行判断。
诊断流程
当出现高血压典型症状或相关可疑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尽快就诊。诊断流程如下:
1. 由专业医生确立高血压诊断,确定血压水平分级;
2. 判断高血压原因;
3. 分析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症状,做出病因和鉴别诊断,评估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可服药控制血压,但出现以下状况后,需要及时入院进一步诊治

回答2:

有朋友问:偶尔测一次血压高能确认高血压吗?高血压需要测量几次血压才能确诊?

对于高血压的诊断,需要持谨慎的态度,因为除去因其它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大部分人诊断出的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而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终生病,从诊断时起即应进行终生干预治疗,因此诊断时应确保其准确性,如何做到呢?几个细节应特别注意:

首先,高血压的诊断依据是测量出的血压值,但并非测量一次即可做出结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求高血压诊断时要测量非同日的三次血压,三次血压都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时方可做出诊断。而且非同日严格意义上是指间隔1-2周,这样才能确保排除引起血压升高的多种因素。

其次,在测量血压的时间上有所选择,人的血压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但又有一定的规律,全天血压会出现两次高峰及一个低谷,即每天6:00-10:00、16:00-18:00是全天血压最高的时段,而夜间是全天血压最低的时段。而高血压的诊断是以最高血压来诊断的,因此测量血压应选择在全天血压处于高峰的两个时段。

第三,注意测量血压的场所,很多人会发现在医院测量的血压往往高于自己在家测量的血压,这在医学上称为“白大衣现象”,具体原因不明,但确实存在。为此,在高血压的诊断上在医院和在家适用的诊断标准不同。

医院诊室高血压诊断标准:大于140/90mmHg
在家自测高血压诊断标准:大于135/85mmHg

第四,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家庭自测血压应使用上臂袖带式电子血压计,而不能是腕式血压计,且测量时取坐位,测量前要安静休息5分钟,袖带松紧适度,手臂与心脏位置平齐,双脚平放地面,不能跷二郎腿,并排空小便。测量三次,每次间隔2分钟,取后两次的平均值。

第五,注意隐匿性高血压,人体全天血压呈现两个高峰一个低谷的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夜间低谷血压不超过120/70mmHg,但有些人白天血压正常,夜间血压却超过了120/70mmHg,即表明存在隐匿性高血压的可能,这种高血危害最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六,经上述测量发现血压异常时,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掌握全天血压变化情况,全天平均血压高于135/85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也更容易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同时也可为下一次制定干预治疗方案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回答3:

经常感觉头晕脑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