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为氧化剂,俗称快硝,过量食用可引起中毒。正常食物中含有很多硝酸盐、极少的亚硝酸盐,如小白菜、菠菜、韭菜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蔬菜腐烂、未腌透的咸菜、煮熟的菜存放过久、用含硝酸盐高的水煮粥或存放过久时,在细菌作用下,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食后会引起中毒;当胃肠功能失调及胃酸过低的情况下,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又食进含硝酸盐较多的蔬菜时,亦可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井水中含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过多亦可引起中毒;腌肉制品如咸肉、香肠等,为了使肉呈红色,用了过量的硝酸盐、亚硝酸盐,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用不洁净的器皿盛熟菜(蔬菜),存放时间过久,细菌大量繁殖,也可生成亚硝酸盐。
腌菜中毒是因蔬菜中常含有较多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转化成亚硝酸盐,这个转化过程与温度有关系,更主要的是食盐浓度。当食盐浓度在5%、温度在37℃时,可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10%的盐水次之;15%的盐水浓度则不论温度多少,亚硝酸盐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另外,在腌制最初的2~4天,亚硝酸盐含量有所增加;7~8天后含量最高;第9天后则趋于下降。为防止腌菜中毒,要掌握好食盐的用量,存放在温度3℃~8℃阴凉通风处,一般应腌15天以上,腌透后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