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的大风歌写到第三句,就已经写不下去了?

2025-03-31 15:12:1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自己“江郎才尽”,与其想不到好写的句子,倒不如不写了。

《大风歌》是刘邦在建立汉朝后期,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英布之后,在作战胜利回来的时候,路过自己的家乡有感而发而写出来的这样的一首诗。我们都知道,写诗都是四局或者是七句的,但是为什么刘邦写的大风歌之写道第三句,就没有下文了呢?其中这背后的原因人们是各执一词,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有人说是刘邦想到了但是不敢写,也有人说是就是单纯的不想接着往下写而已。其实,刘邦不接着写第四局的原因就是想不到好的句子,与其写出一些平庸的句子让自己的诗看起来没有那么华丽,那还不如不写,于是刘邦抱着这样的心态就索性不往下写了。

《大风歌》是刘邦在胜利之后做的一首诗篇,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刘邦胜利归来的得意的心情状态,同时也有着想要底下的将士接着帮他固守疆土的愿望。《大风歌》的全文是这样的: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三句话为一首诗的先河。其实刘邦能够建立汉朝与项羽也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系,如果项羽不一意孤行的话,刘邦也不会轻易的建立汉朝,各个朝代对项羽的评价都各有说法,比较出名的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以及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其中杜牧的《题乌江亭》和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对项羽的评价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就好比是针尖对麦芒。唯独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从历史意义上对项羽进行评价,认为他是数一数二英雄在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