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分国有资产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区别
2025-04-16 14:59:0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1997年修改《刑法》时新增的一个罪名。
由于它与贪污罪属于同一类犯罪——贪污贿赂罪,所以有些相同或近似之处:一是犯罪客体均为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二是犯罪主体均为特殊主体;三是犯罪主观方面均为直接故意,并且都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犯罪目的。正因为如此,略有不慎就可能将两罪混淆。但是,如果我们深入领会《刑法》的有关规定,将两罪认真加以比较,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

1、犯罪主体不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单位,即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而贪污罪的主体是个人,即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受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前者为单位犯罪,后者为个人犯罪。

2、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对象是国有资产。而贪污罪的对象——公共财产,既包括国有财产,也包括集体财产,还包括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前者对象单一,后者范围较广。

3、犯罪客观方面不同。私分国有资产罪是违反国家规定,将国有资产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它往往采取领导班子(如党委会、局务会、董事会、厂务会)集体研究决定的方式,对本单位内部人员不保密。而贪污罪则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前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开性,后者具有隐蔽性。

4、犯罪目的不完全相同。私分国有资产罪行为人的目的是把特定的国有资产私分给大家,自己得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贪污罪行为人的目的则是非法独占公共财产。

5、犯罪结果不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结果是单位全体成员或大部分成员每人分得了一份国有资产。而贪污罪的结果只有行为人自己或少数人取得公共财产。前者获利人多,后者获利人少。

6、受刑罚的范围不同。在私分国有资产案件中,只有少数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才构成犯罪并承担刑事责任,其他分得财物的人员不构成犯罪。而在贪污案件中,只要非法获得公共财产就是贪污行为人,只要达到犯罪数额标准或者具有较重情节,就得承担刑事责任。

7、刑罚轻重不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法定刑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贪污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贪污犯罪的处罚大大重于对私分国有资产犯罪的处罚。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