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2月4日正式拉开。在为期40天时间里,全国将有28.07亿人次出行(不含公交和出租车),比去年增加约1亿人次,增长3.4%。面对超出平日40%的客流量,中国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等部门通过加开运力、错峰调流等多种措施应对春运“大考”。
超28亿人次中,道路约24.2亿人次,增长2.5%;铁路约2.95亿人次,增长10%;水运约4430万人次,增长2%;民航约4750万人次,增长8%。春运对交通部门来讲,意味着将要“加班加点,马力全开”。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面对即将迅速爆发的客流,以及客流量变化和流向特点,铁路、公路、民航等部门都加大了运力投放力度,力争做好春运“搬运工”。如何让春运不难,是不是只能靠多修公路、铁路才能解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如果按照春运高峰时段的客流量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肯定会造成平日运能的大量闲置和浪费。因此,在努力增加运能的同时,还要创新思路,从客流调节上动脑筋,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旅客错峰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