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与综合利用是立足国内解决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2025-04-29 23:24: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今后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消耗处于高增长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特别是矿产资源供应不足将成为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国内矿产资源禀赋的限制以及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向国外寻求部分矿产资源供应。如铁矿、铬铁矿、石油等在世界范围内资源充足,供应并不过于紧张,但由于我国在此方面经验不足,手段有限;并且作为一些意识形态敏感的国家眼中最具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矿产品进口经常遭到恶意打压和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国际竞争对手的横加阻拦,在国际矿产品贸易中话语权不强。如近年来的铁矿、石油进口价格暴涨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国不但购买价格偏高,供应量也无法长期稳定保证,一旦国际政治局势突变,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国内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从国外获取矿产资源只能作为适当补充。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矿种较为齐全,配套程度较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矿产资源量相对不足。石油、天然气、铁、铜、钾盐、金刚石等重要矿产,特别是大宗矿产的探明储量严重不足或短缺。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禀赋特征是贫矿多、富矿少;难采、难选、难冶矿多,易采、易选、易冶矿少。在我国已经探明资源储量的159种矿产(《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一些重要矿产往往是贫矿和难采、难选、难冶矿。我国矿产的另一赋存特点是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如铁矿、铜矿、磷矿等已经探明储量的矿床大多数是贫矿,在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中,有47.6%是贫矿,有1/3是微细粒嵌布的难选赤铁矿(约240亿吨)和1/3的多金属共生矿;铜矿资源多为共伴生矿,平均铜品位仅为0.87%,不及世界主要生产贸易大国的铜矿石品位的1/3。我国矿产资源相对较差的天然禀赋给采、选、冶等处理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导致相当一部分矿产在近期内难以开发利用,成为长期沉睡的呆滞资源;同时增加了利用的难度,做不好就会造成资源损失,而做到了综合利用就可以为国家增加财富。我国矿产资源的禀赋特点决定了在矿产开发与利用中必须注意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加强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对提高资源的总回收率意义重大,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关系到有限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