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质研究结果,百色盆地断裂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地质概念模型可简化为下列6种模式(图5.10)。
图5.10 百色盆地第三系断裂-砂体组合输导系统地质概念模型
1.断裂单侧与砂体相连(模型1)
该类模型以百66~百27油藏为代表,南伍断裂和塘浮断裂单侧与砂体相连,油气通过断裂运移进入那读组砂体。
2.断裂两侧与砂体相连(模型2)
这类模型在百色盆地比较普遍,如仑23~仑36油藏,断裂两侧与那读组砂体或百岗组砂体相连,通过断裂运移的油气侧向进入那读组和百岗组砂体。
3.顺向阶梯状断裂(模型3)
这是北部断阶带最常见的成藏模式。如百26~仑16-5油藏中,断裂与砂体形成了顺向的高、中、低3个台阶,油气首先沿低台阶处的南伍断裂充注,然后通过砂体和断裂发生侧向和垂向运移,进入中台阶和高台阶。
4.反向阶梯状断裂(模型4)
这种情况与顺向阶梯状断裂(模型3)相反,断裂带与其两侧砂体的倾向相反。
5.地垒构造(模型5)
地垒构造(模型5)在本区主要分布在那笔凸起的雷公油田,油气从地垒构造两侧的洼陷沿断裂带向地垒构造供油,并在地垒构造中发生侧向和垂向运移,聚集成藏。
6.主、次断裂系统(模型6)
由主、次断裂和输导砂体共同组成油气运移的立体网络。如元2~仑3油藏剖面和香1~仑13-9油藏,主、次断裂和输导砂体一起,控制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