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役的经过是什么?

2025-05-05 02:26:1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八路军攻占榆次县城,歼灭日军中队长以下400多人,缴获各种火炮12门,轻重机枪17挺,步枪200多支。

9月27日拂晓,右翼队向辽县以西的石匣发起攻击,激烈的战斗一直进行到天黑,八路军指战员占领了石匣。

9月28日,左翼队和右翼队调整部署,准备协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这时候,驻在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动,援助辽县。由于敌情变化,八路军总部命令部队停止进攻辽县,以一部兵力牵制南下之敌,其余兵力转移,准备在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日军。第129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即组织部队转移,并于29日24时将管头的日军据点攻克。

9月30日,天气晴朗,上午9时,左翼队第386旅的部队进至红崖头以南的山地,右翼队第385旅2个团的官兵正向伏击地域开进时,从武乡出动的600多名日军意外地进入预定伏击地区,日军的先头部队正好与右翼队的官兵在途中遭遇。两军相遇勇者胜。八路军有勇敢战斗的优良作风。第385旅的指战员途中遭遇日军,很快占领有利地形,同日军激战。左翼队第386旅迅速向日军的后尾和侧翼发起攻击。

日军指挥部得知增援部队在途中遭遇八路军,陷入西面包围之中,立即调了8架飞机来掩护。被围日军看到空中转来转去的飞机,即命令部队抢占周围高地,负隅顽抗。八路军指战员向被围日军连续发起10多次攻击,激烈的战斗进行了数十小时,歼灭了数百名日军,其余日军依托已经占领的有利地形,继续顽抗。

正当两军在临时阵地上处于对峙状态时,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了。原来,从和顺、辽县西援的500多名日军一路急行军,向狼牙山的阻击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担任阻击任务的第32团官兵利用有利地形,坚决抗击。这路日军见从正面难以突破,就以主力迂回到狼牙山主阵地的侧后,这对担任阻击的八路军构成了严重威胁。9月31日上午10时,日军突破了狼牙山的阻击阵地,向左翼队指挥所附近逼近。

八路军总部看到,辽县、武乡的日军已经会合,从阳泉南援的1000多名日军已经抵达辽县以北地区,战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决定结束榆辽战役。部队撤出战斗后,榆次又被日军占领了。

10月5日,刘伯承通知第32团团长宗书阁、政委李震、副团长周明国到师部汇报狼牙山阻击战情况,3人心情沉重,以为肯定要受到刘伯承的批评。谁知刘伯承热情地说,请你们来,主要是总结作战经验。中午,刘伯承在饭桌上又嘱咐他们说:“你们回去告诉大家,部队打得很好,要多鼓励,不要轻易批评。干部间要讲团结,共同总结经验教训,不要互相埋怨。你们都还年轻,不要因为一仗没有打好就背包袱,来日方长,努力学习军事知识,钻研战略战术,这对团以上的指挥员来说尤为重要。”刘伯承一番话,语重心长,既是总结,又有要求,说到了3名指挥员的心坎里,是对打赢下一场战斗的深刻动员。

10月14日,日军的一支运输部队在和顺至辽县之间的公路上行进。八路军得知这一情报后,事先在弓家沟设伏。当日军的运输队经过八路军伏击区时,遭到猛烈打击,40多辆汽车被击毁。

榆辽战役,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遭到八路军第129师指战员的歼灭性打击,先后被歼灭近1000人,仅100多人得以幸存。榆次城内日军储备够用一年的粮袜食武器和弹药,全部被八路军缴获。

贺龙接到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以后,考虑到晋西北的日军正被我军打得晕头转向,应抓住战机继续给予打击,部队行动不一定要待到9月20日。为此,贺龙向彭德怀请示,第120师可否提前于9月15日开始行动。

彭德怀看了贺龙的电报以后,表示完全同意第120师在9月15日破击忻宁段同蒲铁路的计划。此前,彭德怀给贺龙的复电中曾指出:“连日,增援正太路之敌正在该路以南与刘邓集团作战,该路以北聂集团连日收复会里村、上下村、兴道等据点,正围攻盂县中,你们乘此机会破击极好(如能提早几天更好)。”

为了配合涞灵、榆辽地区的作战,第120师首长决定,组织部队再次破袭同蒲路北段,要求第358旅破击原平至宁武地段,独一旅破击忻县至原平地段,特务团掩护后方联络。战斗中,前线各部队统由第358旅指挥。

9月14日,第358旅从娄烦以西地区出发,向马家沟集结。百团大战开始以来,同蒲铁路遭到八路军袭击后,日军已经在铁路两侧的一些重要据点集结兵力,设置多种障碍。这次破路,八路军必须先扫清前进道路上日伪军设置的障碍。

9月18日午夜,第358旅所辖第7、第8团、特务营官兵开始袭击头马营。旅首长考虑到日军可能增援,即以特务营向头马营据点发起攻击,以第7、第8团在日军可能增援的地域设伏。战斗发起后,宁化堡40多名日军果然在19日黎明时向头马营增援,行至山寨村时,被八路军第7、第8团包围,将其全部歼灭。一场战斗,战前谋划周到,胜利就来得更快。

9月16日夜晚,独立第一旅东渡汾河。18日,将刚进入上庄据点的400多名日军包围,13时发起攻击,激战至19日凌晨,旅主力撤出战斗,执行新的破袭任务。这次战斗,独一旅毙伤日军约200人,自己伤亡105人。

9月22日夜,第358旅第4团与师特务团一起,在同蒲铁路段家岭、轩岗之间进行破袭。

第2团袭击奇村日伪军据点。9月25日,第715团破坏了大牛店、轩岗之间的铁路。

第120师官兵经过连续多天的破袭战,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同蒲铁路的交通再次中断,使日军蒙受重大损失。

1940年10月15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向日本陆军省报告战况时,不得不承认,“石太线被破坏之广泛及其规模之大,远非其他地方可比。”

华北方面军在当时的《作战记录》中记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根据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部署,发动了所谓百团大战,于昭和15年8月20日夜同时奇袭我交通线及生产基地(主要是矿山)。尤其在山西,其势甚猛。袭击石太路及同蒲路北段警备队的同时,并炸毁和破坏铁路、桥梁及通讯设施,使井陉煤矿等的设备,遭到彻底破坏。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恢复建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与大量资金。”

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攻坚战多了,破袭战比第一阶段少了。涞灵、榆辽战役,给日军以重大打击。由于攻坚作战,参战部队的伤亡增加了。由于战争全局尚未发展到坚守重要城镇的阶段,八路军攻涞源未克,及时转移兵力进行破袭战;随着敌情变化,放弃一些已经被我攻克的日军据点,转而在运动中寻求战机,在游击中歼灭日伪军,这不仅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使日军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更重要的是在抗日战争的实践中创新了战役战法,丰富了战争艺术的宝库。

1940年10月2日,彭德怀、左权、罗瑞卿、陆定一致电“各兵团并报军委总政”,肯定了战役成果。电文指出:“百团大战一二阶段取得了伟大胜利,开辟了华北大规模进攻的新记录,证明了敌人的交通线与据点不是牢不可破的,大大地削弱、沮丧与疲劳了敌人,兴奋了全国,提高了我党我军地位,打击了投降派,巩固与开拓了根据地,锻炼了党政军民,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保证了秋收秋耕,缴获了许多军需资材,对于百团大战的胜利任何估计上的悲观失望都是极端错误的。”

电文同时提出,“目前敌寇正集中力量进攻安南、云南、重庆,这正是开展华北战局的良机。我们的任务是再接再厉,扩大胜利,只有这样才能大量吸引敌人,真正做到破坏其进攻昆明、重庆、西安的战略计划,争取时局的好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缩小敌占区,巩固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