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现高温烧菌现象?怎样防止?

2025-04-06 10:58: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烧菌多发生在早秋接种,发菌培育期间气温较高,管理不当,菌丝体自身代谢引起菌温上升,加上排袋叠堆过密,袋温增高。上述“三温”聚集,加之通风不良,菌袋无法散热,致使菌丝受到烧伤,活力下降,出现变黄、变红,严重的导致菌体死亡,使菌袋松软发臭报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防止高温烧菌的措施如下。
(1)把握季节
白灵菇常在“立秋”—“处暑”接种。气温超过30℃时,不宜接种。
(2)调整堆垛
菌袋堆垛不可过高过密,室温超过28℃时,要及时疏袋散热。“处暑”后一些地区温度忽高忽低,为防止烧菌,堆垛调整为3~4层为宜;堆垛间距拉宽,袋层之间放两根竹竿,以利通气散热。
(3)加大通风
发菌期间要控制好温度和通风换气,经常检查袋温、堆温,发现气温升高时,用风扇等加大通风量,并全开排气孔,通风降温。
(4)遮阳避光
利用野外大棚和日光温室发菌“一场制”的产区,气温高时可采取加厚遮阳草帘或茅草,同时在棚顶安装微喷设施,或在菇棚四周开沟,引水于沟中流动;或打开棚缘两端通风口。特别提醒:切不可让菌袋受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