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5-05-04 19:26: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税筹失败的原因

成功的税筹都是相似的,失败的税筹虽然五花八门但有一些共性,今天就为大家盘一下常见的误区。

1.对税收法规政策理解不专业

很多企业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到位,会导致企业多缴纳很多本不该缴纳的税。公司的一项经营活动是否纳税及应纳税额大小是由税收法律法规和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决定的,实务中,企业纳税申报出现税务差异,也是基于相关税法进行纳税调整。

因此企业需切记法律才是税收的本源依据,而会计只是计量工具。现实中,很多基于会计方法的税收筹划,改变的只是计量的方法和标准,并未“治本”不说,还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税务筹划关键在于事先做好规划,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真正做好税务筹划。提前筹划叫“税筹”,事后筹划就只能“愁税”了。

我国现行的18个税种,各税种对每一项纳税义务的发生都规定了特定的条件,一旦满足就需要按照相关程序履行纳税义务,很多个人股东在股权交易即将结束时才想起进行筹划,显然早已无力回天。


3.没有充分考虑非税成本

税务筹划中,常常需要根据筹划方案调整交易的模式、架构,进行一系列的商业安排,商业安排会引发一系列的非税成本,比如:成立新的公司、筹措一笔过桥资金、代理成本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如果没有统筹好这些因素,也很容易导致税务筹划的失败。

有的企业为了少交社保,往往会耍一些小聪明,把实际工资分开,一部分以工资的名义发放,另一部分以补贴、发票报销等方式发放给员工。

就像开头以劳务费发票给高管发工资的例子一样,一旦发现就是补缴甚至加倍罚款。

税收筹划需要将非税成本考虑进整个筹划过程中,不应忽视非税成本在税务筹划过程中的作用。


4.缺少合理商业目的

根据《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国税发〔2009〕2号)的规定,对于“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的情况,税务机关可以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最常见的形式包括:

(1)滥用税收优惠;

(2)滥用税收协定;

(3)滥用公司组织形式;

(4)利用避税港避税;

2015年2月1日实施的《一般反避税管理办法(试行)》对跨境反避税予以全面的规范,2019年1月1日新实施的个税法也加入了反避税条款,这些都需要引起充分的重视。

去年接连被封杀的雪梨和薇娅,就是滥用核定征收而被查了个底朝天。

核定征收本身只是征收方式的一种,但是把个人所得通过虚构业务假装成经营所得、并且还要在此之上把巨额业务分拆贪图小规模个独的低税率核定征收。

最终东窗事发、连补带罚,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要了卿卿性命。

因此,在进行税务筹划中,需要有“合理商业目的”,出于经营战略的需要而进行规划而不是单纯为节税而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