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白岩松的文章 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2025-04-29 19:11:4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一场空前的饥荒,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从此踏上流浪的征程。几个世纪中,这群离乡背井的人们世代沦为奴隶,直到摩西率领他们走出埃及,奔向故土,奔向自由。这一走就是40年,西奈沙漠黄沙漫漫一望无际,死亡如影随形,唯有故乡是头顶的明灯,照亮流浪的征程。这一走就走出了一个苦难而伟大的民族——犹太民族。他们终于回到了以色列故土,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但亚叙人和巴比伦人的侵占,接下来是波斯人,古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塞尔柱克人,十字军,马穆鲁克人,土耳其人,还有英国人。犹太人一刻也没有停止流亡的脚步。虽然异族统治下的犹太人越来越少,但奥斯威辛集中营这样的人间地狱也不能灭绝一个伟大的民族。散居世界各国的犹太人,以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维护着自己民族的尊严与生存的权利。
犹太民族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终于回到了以色列,回到了耶路撒冷,回到了故乡。并不是所有的民族都如此幸运。
图瓦卢,太平洋上一个小岛国,国土面积2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米。这个国家的人民并不富裕,但生于“世外桃源”的他们绝对是最幸福的人。多少年来,以自己的方式安居乐业。可是一场灭顶之灾悄然临近。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海平面上升,用不了多久,这个小岛将不复存在。从电视中看到这样的画面:图瓦卢的人民围坐在电视机前,他们当中有老人、妇女与孩子,他们在静静聆听国家气象台的海浪预报。台风、海浪对于岛国人来说司空见惯,可如今大海的每一个细微蠕动,对他们来说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我看见他们茫然而无助的表情。
很多图瓦卢人已经移居美国或澳大利亚,更多的人却留下来坚守,他们期盼奇迹的发生。这样的坚守还能坚持多久?不久的将来,也许他们也会带着简陋的行囊,登上飞机或轮船。那时他们能做的,只能是最后一次深情的回眸。太平洋上,至少还有16个岛国人民面临与图瓦卢人相同的命运。不同于犹太人,此一去,将从此无故乡。
一辈子恪守故土的人,不会有故乡的概念。故乡,是离乡背井者唯一的行囊,是浪子心中不灭的烛光。而对于一个流亡的民族来说,故乡就是全部的希望。

2.
乡愁
如一坛经年的沉酿
尚未轻启朱唇
在一抹氤氲的香里
只轻轻一嗅
便醉了心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轻倚着季节的余韵。
撑一把绣花伞,在细密的雨线里轻移碎步。
漫步在那条风景独好的河畔。一株株温柔的柳,着一袭翠绿的衣,与风共舞。那些轻浅低语,绯红了岸边茶花的颜,胭脂般妩媚。
是谁轻起歌喉,便落了季节满怀的清愁。
无法拢起一袖轻舞飞扬的离情,只能任其点点滴滴碎成一地的雨珠。
空气里,划满了湿润的痕。真想,掬一缕故乡的阳光,别在衣袂。
淌过这个季节无法躲避的潮湿,怀念阳光温暖的味道,更多的是怀念故乡的情思。
是时光在眼尾处开成一朵雏菊的姿势,还是流离的思念憔悴了容颜?
终于明了,是离人渐行渐远的步履,是日复一日的牵念,酿成一杯故乡的酒。
擎在掌心里,就着一颗心的虔诚,细细饮下。
怀念故乡,念到深处,唯有在字里裁一片纯白的棉,听一曲理查德的乡愁,溺在那抹柔美而又恬淡的忧伤里。
空气里盈满了草香与花香的气息,泥土也散发着一种清新的味道。
一树一树的花开,和着微润的风,和着明亮亮的阳光,舞成故乡最美的四月天。
如此,如何不念?念着的欢喜啊,始终都在。
终究是江南,烟雨绵绵。
结着一怀化不开的心事,绕成指间一朵青涩的莲。
宛若临水而立的一位韶华女子,低眉婉转轻歌。歌里歌外,是一曲诉不尽的离殇。
斜阳小桥,流水亭台。似乎都沾染了凄美的底蕴,迷离着一抹漾不开的情绪。
声声慢里,听尽夜雨敲窗的绵柔。如水的夜曲,终不能消去眉宇间日渐丰盈的惆怅。
如此,方知晓,再怎样美丽婉约的江南,始终是悬在梦里的那祯水墨。
而故乡,是铺满心底所有空间的柔情,是那片红艳艳的锦缎上绣着的相思。
温一壶乡愁,拈几缕故乡的回忆,就着浓郁的思念,在音乐里慢慢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