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日本发动扩大侵华的“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近代天皇制发生重大演变,由藩阀专制和政党政治时期,转为法西斯极权主义者掌权,对外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直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在日本,起法西斯政党作用的是近代天皇制中的核心部分——军部。这是因为军部在日本一直处于特殊地位,可以凌驾于议会和内阁之上,任意干预国家政务,而且在20世纪初,就开始政治化,在30年代提出了《国防之本意及其强化》等政治性纲领,明确主张:“必须重新检讨国家全部结构,必须对财政、经济、外交、政略以及国民教化坚决根本改组、为了国防之目的,努力对皇国伟大的精神、物质潜力进行组织统制,加以一元化的运用,使之成为最大限度的实力。”这实质上是在近代天皇制框架内,按照法西斯总体战的six爱那个去建立法西斯极权主义体制。当时日本的法西斯、半法西斯团体有500多个,但都提不出系统的法西斯理论,如矢次一夫所说:“国家革新的主张可以说在各界澎湃高涨,但所谓革新究竟意味着什么,似乎明白,其实大家有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军部的法西斯政治纲领集中代表了众多的民间法西斯势力的要求和主张,实际上起到了法西斯政党的作用,分散的法西斯团体便集中到军部的大旗之下,没有再从各方面充分发展。因而1934年陆军统制派确立了它对陆军的统治地位,并发表建立法西斯总体战体制的纲领《国防之本意及其强化》,标志着军部具备了法西斯政党的作用,也标志着军部法西斯化的完成。
二战期间的“大政翼赞会”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