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解放草、败马草、黑颈草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植物。原产中、南美洲,20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入我国与其接壤的云南省临沧地区最南部的沧源、耿马等县。紫茎泽兰极大地消耗土壤肥力,并有化感作用,造成粮食作物、牧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严重减产减收;有毒,牲畜误食可能引起中毒死亡;种子和花粉,可引起马的哮喘病,具钗的纤毛种子被马吸入后可直接钻入气管和肺部,引起组织坏死和死亡。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①在秋冬季人工挖除紫茎泽兰全株,晒干烧毁。②用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驱动的旋转式刀具进行机械铲除。
(2)化学防治①在春夏之交,叶面喷施5.0%氯酸钠溶液。如要杀死成株,可在花期使用氯酸钠粉。②荒地、山坡等非农田中,每667米2用10%草甘膦水剂150~200毫升或72%的2,4-D丁酯乳油250毫升加敌草隆50克,兑水30~40千克,在紫茎泽兰生长旺盛时期喷雾。
(3)生物防治。繁殖释放泽兰实蝇,能够控制紫茎泽兰的危害。
(4)替代控制。零星分布的紫茎泽兰草地一经人工或机械防除后,立即种上生长快且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牧草等。
防治方法:①因地制宜地选育抗病品种。②播前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20%喹菌酮可湿性粉剂拌种)。③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深耕翻土,在水源方便的地方宜引水泡田一段时间(约30天或更长)。④及时喷药控病。在常发病的地方或田块,喷药防病应在发病前开始进行,除参照辣椒及甜椒疮痂病的防治用药外,还可喷施50%靠山水分散粒剂(氢氧化铜)600~700倍液,或50%甲羧
水剂1000~1500倍液,2~3次,隔7~15天1次,前密后疏。
辣椒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环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霉灵(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措施有:①农业措施。避免连作,采用高畦栽培,覆盖地膜。雨季注意排水,避免大水漫灌。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深翻。②种子消毒。播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或其他杀菌剂拌种。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400~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