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中大名鼎鼎的于禁,为何后世参他的评价都不高?

2025-04-29 15:18:0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于禁是曹魏名将,深受曹操重用,而在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和庞德率军救援曹仁,却被关羽水淹七军,大败后随即投降,庞德死战被擒,最后被杀。于禁的投降受到了魏蜀吴的鄙视,曹操都感叹其不如庞德。最后回到魏国后,曹丕让去拜谒曹墓,却命人刻画于禁投降、庞德宁死不屈的壁画,他看了后犹愤而死。古代对忠义看得很重,不忠不义之人是被人看不起的,因此后人对于禁评价不高。

回答2:

  在曹魏阵营中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徐晃、张辽、张郃、乐进和于禁。在这五人中,后世对于禁的评价是最低的。
  首先,大家看三国,喜欢武艺高强,勇猛善战的战将,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的武艺是最低的,很不受欢迎。咱们来检索一下于禁参加过的几次战斗。
  1.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一回中,于禁和猛将张飞有过一次打斗。
  回目: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徐州刺史陶谦本来想讨好曹操,派部将张闿率兵护卫曹操的老爹回乡,没想到张闿这厮见财起意,生了歹心,一刀把曹操的爹给剁了,杀人掠财。曹操迁怒于陶谦,全军挂孝,兵围徐州。
  刘备向公孙瓒借了兵马来救,行至徐州城下,刘备和张飞率领先头部队一千人马冲寨。正好遇到曹操麾下的于禁率兵阻拦。张飞挺矛跃马,直取于禁。两将交锋,“战到数合”,刘备挥舞双剑也冲了上来,于禁大惊,是认错人了吧?我可不是吕布!拔马败走。张飞和刘备就冲入了城中。
  2.于禁曾经与乐进联手夹攻吕布,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一回中。
  回目: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吕布趁曹操兵围徐州,偷袭兖州。曹操回兵来救,双方在濮阳展开对峙。
  于禁给曹操出主意,劝他袭击吕布的西营,曹操听从,率兵攻打,却久攻不下,吕布亲自率人马来援救,曹操弃寨而走。吕布杀来,亲自“于禁、乐进双战吕布不住”,被打得落荒而逃。
  3.于禁还参加过围攻赵云的战斗,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一回中。
  回目: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
  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后,挟胜势直取刘备。刘备率兵迎战,双方在穰山摆开战场。曹操派出人马绕到刘备大军背后,袭取汝南,断刘备的后路。刘备见势不妙,准备率兵趁夜撤退。
  没想到曹操早有准备,设下八面埋伏,围堵刘备。赵云挺枪跃马,保着刘备杀开一条血路,突围而走。混战中,许褚追来,与赵云厮杀,“背后于禁、李典又到”。刘备落荒而走,与赵云分散。但许褚、于禁和李典三支队伍都没有堵住赵云,被赵云突围而去。
  4.于禁还曾经与马超有过一次战斗,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八回中。
  回目: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曹操杀害了马腾父子后,马超闻知,率西凉兵马发动反叛,欲报父仇。奇袭潼关,占领了长安。曹操亲率大军来战,在渭水边双方展开阵势。马超挺枪出马,曹操阵中的于禁举枪来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完全不是对手,败下阵来。
  5.于禁还曾经偷袭过马超一次,但以失败告终。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九回中。
  回目: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问韩遂。
  曹操施行反间计,使韩遂与马超不和。韩遂在帐中与部下商议,欲对马超不利,被在帐外的马超听见,拔剑冲入帐中,一阵大杀,鸡飞狗跳。混乱中,曹军也杀到。马超正在追击叛徒李堪,于禁见了,就悄悄尾随而来,张弓搭箭,从背后射击马超,马超闻弦响躲过,那支箭没有射中马超,“却射中前面李堪,落马而死”。这就是于禁的全部战绩,五战全败,无一胜绩。
  关羽北征,计取襄阳,兵围樊城,曹操派于禁率七军人马去救。于禁嫉贤妒能,使前锋大将庞德难以立功。作为主帅,于禁不知天文水情,将主力兵马屯于低洼的罾口川谷中,被关羽抓住机会,乘着暴雨突降,挖开江坝,淹了个全军覆没。
  于禁被生擒后,押到关羽面前,“拜伏于地,乞哀请命”,关羽喝斥他怎敢相抗,于禁又说是身不由已,但求活命。关羽绰髯笑道:“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污刀斧!”
  听闻于禁战败被擒,跪地求降的消息,曹操感叹:“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
  于禁在荆州的大牢里住了一段时间,东吴偷袭荆州后发现了他,把他解救出来,送还洛阳,此时曹操已去世,曹丕厌恶于禁的品行,打发他去守陵墓。像于禁这样的将领,武艺不行,战绩不行,领兵水平更不行,还没有半点军人的骨气,被后人诟病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