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卫青的鼎鼎大名,想必没有人不知道,卫青是汉武帝时代的名将,能征善战,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他的地位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后来一度成为大汉的将军,并且也使自己的家族成为除了刘家以外具有最大势力的家族。卫青一生有三个儿子,但是他的三个儿子都不是平阳公主所生,那么在他死去之后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首先我们来说说卫青的三个儿子,那个时候的卫青已经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他的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就已经被封为侯爵。后来为了奖励卫青,汉武帝更是将平阳公主嫁给了卫青,不过平阳公主在嫁给卫青之前就已经有了三段婚姻,而且还有了一个儿子,当然这个儿子不是卫青的。
卫青的姐姐是卫子夫,在汉武帝末年的时候,巫蛊之祸牵连了不少人。当时的太子兵败被逼自杀,卫子夫在知道了这件事之后也悬梁自尽了,而且卫青在此之前就已经去世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免疑惑,他留下的三个儿子结局如何呢?毕竟他这三个儿子都不是平阳公主所生。
首先卫青的大儿子叫卫伉,他曾被封为宜春侯。不过在很早的时候,因为犯了错而被罢免,后来又因为擅自入宫而被发配边疆,在巫蛊之祸中被牵连而死;卫青的二儿子叫卫不宁,他是由于黄金成色不足而被罢免。不过在巫蛊之乱中保住了性命;卫青的三儿子叫卫登,他要比较幸运,因为在后来汉宣帝为巫蛊之乱平反的时候,他被重新受封爵位。
卫青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卫伉(被处死),卫不疑(结局不详),卫登(结局不详)。
1、卫伉
卫伉,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西汉名将卫青长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名将霍去病的表弟,戾太子刘据的表兄,权臣霍光无血缘的表弟。
幼年的卫伉于前124年为宜春侯,8年后前116年少年的卫伉坐“矫制不害”免侯。卫青前106年去世后卫伉继承长平侯爵位,后来无符籍妄入宫失侯。征和二年前91年因牵连巫蛊一案而被处死。
2、卫不疑
卫不疑,生卒年不详。大司马大将军卫青次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太子刘据的表弟,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无血缘的表弟。有兄长卫伉、弟弟卫登。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元朔)五年四月丁未,侯卫不疑元年。即,元朔五年四月丁未日,卫不疑受封阴安侯,是为阴安侯元年。
元鼎五年后,卫不疑再不见史书记载,即使是在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中,唯一波及到的卫青后人,也只有卫不疑的长兄卫伉,不见卫不疑的记载,其卒年、子嗣皆不详。
3、卫登
卫登,生卒年不详。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第三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太子刘据的表弟,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无血缘的表弟,幼年时受封发干侯。
元朔五年四月丁未日,卫登和哥哥卫伉、卫不疑同日封侯。
卫登的封地发干侯国在东郡发干县,《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索隐曰:“志县名,属东郡。”今山东莘县东北40华里的河店乡马桥村。元朔五年春始封,有1300户。之后就没有了卫登的记载。
扩展资料:
网上谣传,在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中,卫家满门覆灭,实为误解《汉书·外戚传》中“卫氏悉灭”一句。
史书明确记载了这场大祸牵连到的卫青后人仅卫伉一人,卫不疑和卫登并没有被波及的记录。
所谓“卫氏悉灭”,是因为卫氏亲族和姻亲中在朝堂上举足轻重或稍有分量的人物——卫皇后、卫太子、诸邑公主、阳石公主、丞相公孙贺、卫伉等人皆受诬陷而死,卫氏在朝中的势力“悉灭”,而非卫家满门皆亡。
古代史书用词严谨,全家因罪被处死,按汉律叫“族”或“族灭”,而卫氏很明显没有族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不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登
卫青死后,儿子们的结局挺惨的。皇帝怕卫家的权利太大了。长子卫伉,牵连而死。次子,卫不宁,勉强保住了性命。
青长子卫伉,其被封为了宜春侯,卫青的次子,卫不宁,一次因为汉武帝下旨彻查诸侯进献的黄金,因成色不足被削侯,后来爆发了巫蛊之祸,卫不宁勉强保住了性命。卫青的三子,卫登,与二哥因同样的原因被贬去了爵位。
卫青的儿子在他死后过得都很惨,结局也很不好,有两个孩子在巫蛊案中被剥夺爵位,而卫青的长子还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