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区地处河北平原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滹沱河冲洪积扇上。坐标位置为北纬38°10′,东经114°35′,海拔高度68m。隶属河北省正定县。
区内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4.0℃,全年日照时数多年平均为2500h左右,太阳总辐射525kJ/cm2左右。试验研究期间干旱少雨,1997年降水总量278.8mm,1998年为300.96mm。
研究区的包气带及饱水带由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物构成。5m以浅包气带主要由亚砂土、亚粘土、粉土、粉砂组成;5~18.45m 则以中砂为主,间有亚粘土和粗砂夹层。
浅层含水层由中、粗砂组成。地下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钠型,pH值6.8~7.2,TDS含量1251~1359mg/L,是区内的主要灌溉水源。
研究区农作物以冬小麦、夏玉米为主,间作大豆等。灌溉采用传统的、当地农民沿用的漫灌方式,次灌水量为60~80m3/亩,年灌水量为350m3/亩左右。化肥施用以表施为主,辅以混施。试验区使用的化肥品种为当地常用的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17.2%)和硝酸磷复合肥(CaHPO4·NH4H2PO4·NH4NO3,Ca(NO3)2,含氮量25%~27%)。次施肥量50kg/亩(以碳铵计),年施肥量150kg/亩左右。
为研究4m深度内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的相关机制及